绿色厕所
有“绿色食品”还不够,还要有“绿色
厕所”,如此紫黑色的幽默,能在漫长的
农业社会出现吗?……
——手记
气象学家林之光先生在《公厕与气象》一文中,谈及北京通县曾推广一种生态厕所:利用粪便制取沼气点灯照明,发酵后的粪便还是农家优质有机肥。又说,荷兰人曾设计出第一个利于环保的厕所,由于着意漆成绿色,所以叫“绿色厕所”,其冲厕水,用过滤过的洗衣水或洗澡水,过程由电脑控制,使用的手纸,也是再生纸,厕所照明和通风耗能,来自风力发电。
我一贯以为人类文明水平的高低,最终当以是否普遍用上绿色厕所为标准。林先生文中所提的绿色厕所,我以为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模型。对于绿色厕所,只是满足一般性的干净卫生我以为是不够的,起码还得满足以下的基本条件。
其一,确保通风除臭。臭气是一种仅次于噪声的污染。臭气的成分主要是氨和硫化氢。臭气刺激嗅觉器官,使人产生反射性抑制吸气,严重时甚至令人断气。我国的厕所许多通风不良,自古亦然。据传西晋的舞阳公主为御臭,在厕所自备红枣一盘,方便时用以堵塞鼻子。新附马不知就里,以为零食,竟一个个吃了。我老家乡下亦多有如厕者嘴叨一支香烟以抵臭气的记录。要通风,自然就得多建气亭或开透气窗,甚至设地窗。若能安装通风设备,更是良策。美国是有人开所谓“厕所餐厅”的。我国也有人开厕所餐厅,比如有些餐馆餐桌不远处不是也有洗手间么,臭味偶尔也可能比人家的重,只是并不愿打出这个名号而已。有些厕所里则点一支檀香,香气袅袅,表面看似冲淡了臭气,实际上却反而加重了厕所空气的污染。近日《上海译报》转载了美国著名癌症学家曼高斯医生的意见:“最容易让人患上癌症的地方,就是洗手间,因为洗手间内的化学物品实在太多了。”可见,通风实在是不能等闲视之的事。
其二,确保没有蚊虫。厕所的蚊虫,内涵自然要比其他地方的丰富。蚊子固然可恨,然而红头苍蝇,也实在可恶,尤为可恶的是其还喜欢飞过来大模大样地蹲在你的尊鼻尖尖上。若蹲你的嘴唇,则是可狠了。蚊虫若冲出厕所,冲出国门,飞向世界,那影响的天地,就更是广阔了。只有厕所的卫生程度愈高,蚊虫的数量才能愈少。
最后就该说到亮度了。我以为好的亮度同样是绿色厕所必备的条件。
厕所太暗断然是不妥的,尤其在夜晚,何况阶级斗争偶尔还会复杂到厕所里来。据闻香港九龙木屋区2000多座易拆易建的玻璃纤维公厕,通风可,阳光更可从屋顶透气窗大片大片泼入。北京东城区厕所的细格板天廊窗,其采光效果,也相当可人。据说一类公厕的标准之一,就是每一个厕格,皆得装照明灯。厕所惟有这样的光线,才算代表了一般平民的要求。周知堂在《入厕读书》一文中,曾摘引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中的话,云京都奈良的寺院,厕所皆是旧式的,阴暗而清洁,闻得到绿叶和青苔的气味,蹲在那阴暗的光线之中,受着微明的纸障的反射,耽于冥想。“那从屋檐或树叶上滴下来的雨点,洗了石灯笼的脚,润了踮脚石上的苔,幽幽地沁到土里去的雨声,更能够近身地听到。实在这厕所是宜于虫声,宜于鸟声,亦复宜于月夜,是赏识四季随时的物情之最相适的地方”,感觉真是说不出的好。但我以为这只能是耽于性情的旧文人的一种奇特趣味,按照一般人的口味,会很以为有些变态,更且,从绿色的角度观之,久蹲厕所,也老少不宜。前文已说,“办公”时间过长,还易增加得癌机会。周知堂又云读谷崎润一郎的文字,还有教人产生日本建筑之中最造得风流的是厕所的联想。确乎日本是有全国厕所协会的。不知我们中国时下有无人捣腾此一种协会?
我们羊城曾小范围流行在厕所墙上写些气壮河山的人生格言,大概是觉得一面月光般的白墙,写些东西,起码可方便虚心人进步。可惜我至今未能享受到那一种进步。只是,如果不是绿色厕所,那么,那墙上的人生格言,那味儿,就当更丰富了。
安得绿色厕所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方便时节俱欢颜。
附言:
有人说文明的程度如何,就看厕所了。或许是有道理的。比如说西欧国家的厕所文明程度一般说来都比较高,美国的厕所文明程度也说得过去。至少这些国家的厕所里,通常备有手纸,当然是免费的。
家藏一本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的长篇散文《阴翳礼赞》,挺美的文字,只是我好像并未读完。如此的文章即便美,也只能是病态美---难得的病态美。周作人写厕所的文字,其实比谷崎润一郎的好,品味高,有味道。
安得绿色厕所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方便时节俱欢颜……
2012、5、12广州,半山湾,明天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