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们抹不去的记忆
翻开日历,5.12跃入眼前,手为此一抖,心为此一颤,脑海里情不自禁地浮现出那年那天那人那事的悲惨感人画面。那天,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强震袭来,大地颤抖,山河已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之殃,中国之痛。
时光匆匆,转眼间就过去了4年,那年我在长沙宁乡县城的一家企业上班,那天天气晴朗与平时一样,午后,我们忙着手中的活儿,突然一个同事在车间走廊里冲着我们急乎乎的说道:“四川地震了!”我们震惊了,虽身距川千里之外,但心如刀割,隐隐作痛。晚饭后,我一直守在电视机前关注着灾区报道,每当主持人报道伤亡数字时,眼泪都会忍不住往下流,心如刀绞,祈求着这次是一个终结的数字。
震后4小时,温总理就火速从北京赶到余震不断的重灾现场,年过花甲的他站在废墟的瓦砾间,嘶哑着嗓子用哽咽的话语向救援人员布置任务,慰问民众。他是那么可亲可敬,他的精神感悟着万千名群众和解放军战士,不顾一切代价救人,直到挖掘出最后一丝生命。此刻,看到了中国领导层对百姓的生命、人格、尊严的高度重视。当报道空降兵从灾区上空5000米高空跳下那一幕,直感到心惊肉跳,虽带有降落伞,可5000米下是万山丛林,飞石急水,是生死未仆。可为了救人,他们不畏生死,纵身一跳,他们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挽救了更多的生命,赢得了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赢得了世界人民对中国军人的高度赞叹和敬仰。他们的壮举是多么的伟大,他们的精神是多么的可歌可泣,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报道谭千秋老师的故事我现在还记忆犹新,地震来临时,他疏散学生后自己没有选择去逃生,而把来不急逃脱的4个学生藏在桌底,张开双臂紧紧地、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任凭断砖残瓦砸在自己的头上、身上,任凭鲜血直流。他顽强地支撑着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以张开双臂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让桌下4个学生而获救幸存,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还有一个画面是看到一个11岁的哥哥在重灾区背着他的3岁妹妹为了转移安全地,吃力地走了12个小时,他用弱小的身体展示出了生命的顽强和对亲情不离不弃的爱。还有在报道救援一位母亲时,她已停止了呼吸,她死亡的姿势是双膝跪着,整个上半身向前匍匐,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人员在她身子底下搜救出了一个还在酣睡且安然无恙的3、4个月大的孩子,后又在她身边的被子里发现了一部手机,留下了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现场见惯了生死的医生们传递着手机,纷纷落泪。这才是人类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爱,哪怕只剩一秒钟时间的停顿与思考,她都会毫不犹豫用自己的身体去守护自己的孩子。
那天感人的事迹太多太多了,虽过4年,我们不要忘记在地震中遇难的人们,不要忘记在灾难中救援的英雄们,不要忘记所有对灾区捐资捐物的爱心朋友们。也正有那一天,我看到了我们的民族是多么的团结与善良;也正有那一天,我感觉到生命是多么的渺小而又是多么的伟大,是多么的脆弱而又是多么的顽强;也正有那一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懂得了更多的感恩。
那一天,画面永定格,哭泣永定格。今天,生命在延续,记忆在延续,故事在延续,感动在延续,温暖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