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母亲节
又是一年母亲节,5月13日的今天是2012年的“国际母亲节”(Mother‘sDay),这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祝愿我的母亲节日快乐!我亦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节日快乐!
每到这一天,做儿女的总会送给自己的母亲一件有意义的礼物或一束康乃馨,这康乃馨也叫香石竹花。粉红色的康乃馨,乃母亲节的象征。而我们中国的母亲花其实应该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
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就有记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这谖草指的就是萱草,古人也叫它忘忧草,而背,就是北,泛指母亲所住的北房。
这句话翻成今天的白话,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孟郊有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
叶梦得也有诗:“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这诗中把母亲所住的房屋叫萱堂,并以萱草代替母爱。从古到今萱草已成了母亲的代称,也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美称。
在母亲节,做子女的能为母亲送上一株忘忧草,那是表示祝福母亲远离烦恼和忧愁,身心愉悦,健康长寿。
母亲节最早出现在古希腊,但现在世界流行的母亲节则起源于美国,是美国最先设立的,时间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的创立,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很多,已经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
我们中国先是在港澳台地区流行起来之后才进入大陆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逐渐被内地的人们所接受。
现在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了母亲节的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我们中国人也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人一样,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
有给母亲送上精致的手工贺卡的,也有给母亲送上特制的爱心甜点的,更多的人是给母亲送上象征母爱的康乃馨,当然也有人给母亲送上名贵的珠宝首饰。
中国人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向母亲尽情地敬献爱意,表达浓浓的亲情。
母亲节,在中国已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
我从来都不热衷于舶来的洋节日,唯有“母亲节”,这是一个充满着人间温情的节日。
我止不住手中的笔、指下的键,很想为母亲写点什么,留下与母亲厮守的岁月与往事。
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温柔、最美丽的名字,闪烁在每一个人的心空上,熠熠生暖。
母爱,是人类最真挚、最伟大的情感,自古以来就一直为人们赞美、歌唱。
一首“世上只有妈妈好”飞遍人间大地,令千万颗心与之共鸣。
母亲永远是我们心目中最伟大的人,母爱永远是人间最无私的爱。
我的母亲一生是平凡的,她在平凡的生活中体现了那种无私的爱。我很感谢慈祥的母亲赐予了我生命,能让我来到这个繁华的世界。
每次回父母家探望,当我深情地凝视着自己母亲的双鬓,那日渐新添的几缕白发,还有那满脸的皱纹,弓背的身躯,总让我的眼睛湿润,视线变得模糊不清,一阵阵的心酸涌上心头,我从母亲苍桑的身姿里,努力读着儿时对你的记忆……
我的母亲是上虞百官前江人,年轻时长得非常漂亮,是一个越剧迷,会唱很多越剧折子戏。十四岁就到了上海,在上海一家玻璃厂工作。
我们全家为了国家需要从繁华的东方大都市上海迁移到了上虞祖藉地,我的母亲从都市靓女变成了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把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大地。
我的父亲为了国防事业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山深处工作,而我的母亲孤苦伶仃地带着我们兄妹三人留在了农村。
父母天各一方犹如牛郎织女,一年中的相聚只有短暂的二十来天探亲假期,几十年来离多聚少地过着夫妻分居生活。
为了养家糊口,我的母亲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地挣工分,从不敢在家休息片刻。白天忙于生产队农业学大寨,晚上回家还得种地、洗衣、挑水、煮饭,忙不完的家务农活。
无论多苦多累多难,含辛茹苦,默默承受。你用坚强的毅力支撑了一个家庭,你用柔弱的身体扛起了生活的磨难。
我的母亲在平凡的日子中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到我们儿女身上。
在冰天雪地的严冬,你将手心的体温传递给了我;在夏日炎炎的酷暑,你用一把芭蕉扇让我安然入眠;在我疾病痛楚的时候,你攥紧我的手给了我力量和勇气。
我的母亲真象是一头奶牛,吃的是草而哺育给我们儿女的却是甘美的奶水。
作为儿女长大了,总要离开父母在社会上独立行走,但无论我在远离祖国举目无亲的大漠深处?还是走南闯北浪迹在华夏大地?我的母亲更是漫长岑寂之夜的一盏不熄的明灯,永远呼唤在异乡迷茫的游子倦鸟知返。
想起了母亲往昔对我的那些轻声细语的叮咛、意味深长的教诲、默默无言的呵护,体贴入微的挚爱,我的心中充满了温馨和温暖。
我的母亲,是我一生的骄傲。
此刻,我坐在屏前,舞动双手在键盘上敲打着血脉相连的深情,用文字叙说着母亲的无私和伟大,母亲给予我的爱,还有我对母亲的爱。
可是再多的语言也无法描述母亲的伟大,再美的词汇也无法形容母爱的无私,无论多么华丽秀美的词藻用在母亲的身上都不为过。
千言万语并作一句,祝愿我的母亲,也祝愿天下的所有母亲节日快乐,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