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邓丽君
邓丽君是我的偶像,我是她的铁杆粉丝。可这都是发生在小邓走后的事了。年轻时忙于工作,孤陋寡闻,初闻其名,误以为是个男性歌手,后在音视频上以歌对人,顿感耳目一新:貌惊艳,歌悦耳,如遇梦中天使!往后感觉越来越深。
企盼台湾游的目的之一,就是想进一步感受邓丽君。然而随团游比不得自由行,既定行程居然无有关景点,经大家力争和导游协调,才把游高雄港换成参观邓丽君纪念文物馆。那是一个很不豪华的平房展馆,但展品的众多和珍贵,让人惊讶,年事已高的大哥邓长安代妹在现场迎宾,打理馆务,凝望着那些温馨的遗像遗物,耳畔萦绕着那甜美熟悉的歌声,那精美的项链、鲜艳的旗袍、心爱的跑车……让人联想起她当年赶场义唱捐演的无限风采,我情不自禁地感叹:伊人虽故,歌声永存!在一代歌后的生前氛围里流连忘返,久久不忍离去,走时意犹未尽。
多想去墓地看望她,但行程安排不了,好在晚间网上访问也很方便。邓丽君墓园位于台北县的金宝山,墓园简洁、肃穆、温馨,墓顶用黑色大理石复盖,上面刻有粉白色的玫瑰花环,墓前摆放着祭拜者的献花,中间镶嵌着墓主人彩色头像,后面是是邓丽君石雕卧像,左右手交叉于胸前,披肩长发被风吹起,微笑着凝视人间,石雕中间题刻着“邓丽筠,1953——1995”的字样,墓右侧立一巨石,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为之题字“筠园”。“丽筠”是父母给女儿提的乳名,意为美丽的竹子,后来世人习称“丽君”,此乃生前随俗,逝后还原。筠园面积231平方米,墓园老板看重邓丽君的名气和潜在价值,只象征性地收了邓家一元新台币,有意要把墓地当作花园和旅游胜地经营,现在这块墓地已增值几千万倍,吸引不少名人富豪欲靠筠园买墓地,为的是将来在天堂里借光歌星,避免寂寞。永垂不朽的英灵,富有内涵的墓葬形态,络绎不绝的游客,纷呈的献花,树挂上真挚的挽言……为宝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导游介绍说:邓丽君的三哥曾对外界披露妹妹生前三件憾事:一是未能修一个学位,二是未能到大陆唱歌,三是未能成婚。这也正是世人非常关注的话题。这充分说明,邓丽君很有自知之明、实事求是的良好品质和虚心好学、追求完美的进取精神,同时也印证了一条真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故我们决不能苛求他十全十美,拿她点儿什么把柄说事,反而,正因为有缺撼,她才显得更真实,更人性化,更有魅力!
其实,笔者对这三大撼事更有另类解读:
学位并不是个问题,因为它并不意味着真才实学,更不代表人品,能力比学历更重要,银杯金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邓丽君是登上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的第一名华人女歌手;曾入选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世界七大女歌星;在日本创下无人打破的双奖三连冠演唱记录;是唯一同时获两项殊荣的亚洲歌手。诸如“天才歌手”、“永恒歌后”等等赞誉,都是最有说服力的、独一无二的学位和荣誉证书!
未能到大陆唱歌虽然可惜,但责任不在小邓,多是两岸不够开放之故,意识形态和茫茫海峡非但无法阻隔不胫而飞的美妙艺术,反而助长了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亿万大陆同胞对邓丽君的歌耳熟能详,争相传唱,就是灵感的呼应。2008年,“神舟七号”把邓丽君的金曲《但愿人长久》破天荒送上太空,后又经网络评选,荣登建国60周年来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人物榜首。这或许看好能弥补逝者的遗憾,告慰在天之灵。
未能成婚的憾事,我认为,她主要是说给家人和关心她的世人听的,她为迟迟没满足那种天伦期望而愧疚。毕竟,她为此努力了,她有过初恋,有过追求,但自然界的意外灾祸及人世间的偏见却隔绝了她应有的情缘,对此,她无法抗拒。许多人看好她与成龙的男才女貌,但同为艺人的非互补性及要求男高女低的贯性思维,使成龙必然另有更合适的配偶,故他们只能做朋友。她是高处不胜寒啊!她太看重事业和爱情了,她太光亮,太珍贵了,而与她般配的男人太奇缺了!眼见世间的名人吵吵闹闹,婚而再婚,活得如此之累,她宁愿暂时独身!她追求的是真爱和自由的婚姻,她在寻找和等待,或许她理想中的白马王子就要来了,只是还没等及……这种悬念,反衬了她非凡的勇气和人性美。她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真正的自由女神!
“红颜倾国,歌声盖世,风格超俗,命运惊天。”缅怀偶像,笔者以这四句话概括了自己的感受。
邓丽君,貌似天仙,赛貂婵,超玉环,象诗经所言“窈窕淑女”,如舆论称颂“倾国倾城”,她面似羞花皎月,身段婀娜多姿,气质纯朴优雅,美丽到无以论比,无以复加。
她谈及成功时曾说,“我唱歌的时候把我所有的感情,所有内心的感受,都用我的歌声表达出来了,不管是欢乐也好,寂寞也好,痛苦也好,我只是用歌声来表达的。”所以,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声情交融。天才自然,引领潮流。高雅通俗并举,歌声舞姿同步。能用多种语言演唱,适应了多民族多种文化的艺术需求,唱彻多国,登临过世界顶级的艺术殿堂,获得许多项国家地区和世界的大奖,可谓红遍中华,誉满世界!世间获这样高艺术成就的佳人能有几何??
她挚爱自己的事业,从不满足自己的艺术成就,虚心请教,从善如流,诲人不倦,坚持古为今用,中西结合,不拘一格,不断超越自己,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她性格温柔善良随和,艺高而无骄情,时尚而不媚俗,乐于义演,倾情慈善。她与世无争,从不埋怨谁、计较谁、仇恨谁,总以甜蜜的微笑示人,自我修炼出超凡越俗的人格魅力,具有春风化雨般的感染力,她可把铁石心肠熔化,即使世间最恶毒的人恐怕也无从对她非礼。
她的艺术正在峰巅、阅历正值成熟,家人和歌迷们正寄予厚望的时候,她突然走了,走的那样匆忙,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没说一句告别的话,香消玉殒在异国他乡,时空定格在1995年5月8日,泰国清迈。世人错愕,谁会相信这是真的?人间正回荡着她的歌声,她还年轻!但她真的走了,虽然她是微笑着走的,那样无声无息,平静、坦然,却在歌坛引起巨大的心灵震颤,命运无常,人生苦短,歌后忽去,天下同悲!歌迷们肝肠寸断,千呼万唤人不回!好了,让她安息吧,她和她的家人对那个没尽到最后保护责任的法国男友甚至没说一句埋怨的话。是的,她的人生虽短,但其艺术生命永存!
我有时想,为何我对已逝多年,又不曾谋面的她仍有超常感受?一是她确实美,人皆有爱美之心;二是我与她有相同的爱好,痴迷声乐,她唱的歌我都爱听爱唱爱弹奏;三是她祖籍河北,与我同乡,有亲切感;四是她是“O”型血,而我对“O”型血有特殊的感觉,我母亲、妻子及要好的男女朋友都是这一血型,也许此血型的生物磁场对我有独特的吸引力;五是非常敬佩她的敬业精神和做人的品质。
我认为,艺术是没有边界,世界都看好邓丽君的成就,那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中国更应把她的文章做足做大,重新认识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她是一个天才,在人才不能复制的意义上说她是空前绝后的伟人,是中国妇女事业的一个里程碑,是女性解放的典范,是两岸的沟通的桥梁,是联结华人世界的纽带,其影响是深远的。而现在我们关于她的事情做的还不够,如纪念馆少而规模小,政府不如民间投入,有关宣传、研讨会及书籍较少,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人力资源,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