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摆摊赠书记
去年,我与学生在QQ中约定,准备在6月26日开始去摆摊街头赠书。我赠的不是书,送的也不是书,而是在推销理念,是在践行勇气,是在品味人生!
由于学生没有认真看最新的QQ消息,只记住了那个眼镜店和“接头暗号”:“逆转课堂”和“朱华忠”,没有去邮局门口找我。结果,几个学生在闹市区转悠了半天没找着我,其中一个男生竟然中暑了。忐忑不安的我也在邮局门口呆等,当时一直在心里想:“小孩子的话怎能当话?我怎么这么傻呢?竟然上了小鬼的当!”
收摊,回家,上网,气愤不已的学生已经QQ开始了一番发泄,在听了我的解释之后,还是敲了我竹杠。之后的几天,吃了我的饭后的学生没有了冲动。仅仅剩下我一人“孤军奋战”,坚持在街头闹市区把自己的《逆转课堂:探索快乐自学之道》一书,摆摊赠书。这不是丢人,也不是哗众取宠,希望这是金坛街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生活不缺冲动和梦想,缺少的是行动和实践。
持续多日35度的气温,像是刻意考查我的意志力似的。我没有半点犹豫,也没有选择空调下舒适,而是选择赠书中的流汗,习惯性地下楼,骑车出发,像是尽一份责任,兑现着自己的诺言。当今社会,缺的不是书,而是读者。我在寻找爱书的人,在寻找会读书的人,在寻找喜欢学习的人。
镜头一:摆摊赠书的第一天,一个踏三轮车的人,他看到“免费赠书”的招牌,眼睛一亮——天上掉馅饼了,像是捡了个便宜,也要拿一本。我说:“好的,但是,需要写500字的读后感”。他一听,随即就放下书,说:“明天,叫我在常州读高一的儿子来拿书。”我说:“欢迎!”因为天下了些阵雨,他与我闲聊,说他喜欢看书,特意买了一本书。他买的书是“厚黑学”,他特别喜欢看。我说这书是当官的看的,你也想当官。他说是看了之后教他儿子用的。在他眼中,当官才是正道,不屑一顾真正地做学问的人。我不知道,当今社会,如此想法的人到底还有多少?
镜头二:一个跟在她奶奶身后的小女孩,躲雨经过我的“书摊”。当她一看到我的书时,就眼睛顿时一亮,惊喜地停在那里不走,立即松开拉着奶奶的手,脚下像是被万能胶给粘住似的。这个看上去很聪明的小女孩,拿起我的《逆转课堂:探索快乐自学之道》就翻看起来,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一种很着迷的样子,很投入的样子。我给她拍摄了几张照片,也没有影响她看我书的入迷,就像蜜蜂见到花儿一样。离她两三米开外的奶奶一个劲地催她走,她还是入迷似地看着,根本没有听见奶奶的叫唤。于是,我上前跟她讲:“如果你喜欢就拿一本,但是,要写300字的读后感给我。”她很懂事地样子点了点头。于是,我给她了一本书,然后,让她写下就读的学校、班级和姓名。原来是金坛金城中心小学的三年级3班的学生。我告诉她,我以前出版的三本书,在她们学校图书馆里有。我也给了她一个电子邮件,好让她把读后感写好给我寄来。今天,对她来说,这次跟奶奶上街,她收获不小,意外地得到了精神食粮。书,是因读者而精彩的,是因读者而彰显其价值的。
镜头三:10点钟左右,天上下起小雨。我远远地看到原县长周尚达冒着细细的雨来了。我心里非常感动,差点感动得眼睛里也有“雨”了。老领导还真是准时,从不食言。80岁左右的他看上去60多岁的样子。我告诉周县长说:“免费赠书,需要写读后感的。”他说:“会写的。”看这拿着书的老县长渐渐地消失在??细雨中,我为找到真正的读者而高兴!
6月26日至30日,我连续五天在金坛街头的邮局门口“免费赠书”期间,美女作家、我的老师、退休演员、打工仔、公司老总、上班族、小学生、老校长、特级教师,他们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飞进我的赠书日记。而摆摊赠书的历练,又像一片片枫叶印在我的记忆里。这不是一场梦,而是一笔精神财富,储蓄在我的人生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