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鸽为伴
小时候,我家是鸟的天堂。我家的西围墙是祖上用土夯筑而成的泥墙,高四米,宽一米五,适合鸟儿做窝居住,栖居着麻雀、喜鹊、乌鸦、蝙蝠、黄鹂、布谷鸟、山雀、燕子、鸽子等。儿时我们老是顺着伙伴搭着的人梯去墙上掏鸟窝,有时会有不少的收获:鸟蛋装满口袋,个别时候还会捕得未出窝的小鸟。但若遇上鸟主人回来,他们为了保护家园,为了解救儿女会奋不顾身的像我们啄来,这时我们的人梯就会轰然倒塌,战利品就被打的所剩无几。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宋词写得真绝!雨后,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唧唧喳喳的鸟叫声聒的你无法入睡。懒洋洋的起来出门探头一看,西墙上,屋檐上到处是身体微湿无处觅食的鸟们。看着他们争先恐后捕食的样子感到很有趣。后来由于气候日益干旱,再加上农作物收割高度机械化缩短了时间,使得鸟雀无处觅食,食用水源缺乏,鸟雀种类在逐渐减少,数量也少的可怜。他们成了我童年难忘的记忆,而最难忘的是鸽子。
鸽子是和平和通信使者,自古以来讨人喜爱,我也对他们情有独钟。鸟的天堂由于前面的原因再加上西大墙的拆除而消失。后来在我家的屋檐下的电表箱内又住了一对鸽夫妻。父亲说鸽子是益鸟,我们不要伤害它。我本无玩耍小动物、虐待小动物的恶习,我们一家和他们和睦相处,这儿就成了他们安稳的家。平日它们可以和家里的鸡一起觅食,吃水,渐渐地对我们也失去了警惕性。为了让他们住的更舒服,我特意为他们在箱内放了柔软的茅草。一年后他们的一对孩子出生了,我们又为他们搭了更大的窝。几年下来居然繁衍了十多只,多的在这儿住不下,一部分迁到了别处住,但分住不分心,他们时常在这儿聚会,形成了一个天然的群落。白天鸽群在院落上空翱翔,嘹亮的鸽哨划破长空给寂寥的村落添了几分生机。唧唧咕咕的鸽子们在房屋顶上嬉戏也给我带来了快乐。后来房屋易主群鸽也不知所终。然而这些鸽子和故园老屋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或许善良人家都善待鸟类吧!后来在我岳父家我又见到了久违的鸽子。他们哪儿更安静,更适于各自生存,居然多达几十只。每每去哪儿我看到鸽子和主人和睦相处,我就忘记了世俗的竞争和压力。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无独有偶。工作几经调动,后来我工作的这个校园也有一群鸽子。在教学楼楼顶有一个造型,空间大,楼顶人一般不上去,这儿也成了鸽子们的乐园。清晨在铃声里伴着鸽子的飞翔拉开了忙碌的一天。当我们在升旗时看着鸽群环绕旗杆飞翔,我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和平,内心充满了庄严和崇高。当我们师生在阳光下活动时鸽子叽叽咕咕的好像为我们加油和喝彩。三千多人的学校从无伤害鸽子的事件发生,鸽子成了校园的风景。
时间久了,上完课我有一个嗜好就是端着茶杯观看对面楼上的鸽子,假期不见还怪想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