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红薯南瓜

红薯南瓜

2013-10-24 00:25 作者:君山听雨 阅读量:37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前些日,几位同学聚会,同学夫妇忙忙碌碌,弄了一桌丰盛的菜肴。大家围在一起,频频举杯,开怀畅饮,煞是快慰。酒过几巡,主人高兴地告诉大家,今天特地为大家煮了一锅红薯饭,惹得席间一片叫好。于是纷纷起座,生怕那红薯被人抢光,我却没感到任何惊奇,只是一段童年往事涌入了我的脑际。

其实这有什么奇怪呢?我曾经在自己的一本小说集子的小传中写过:童年在饥饿中度过,吃红薯南瓜长大。有一次喝酒,一位企业界朋友对我说:以后简介中不要写什么“吃红薯南瓜长大”,言下之意怕人家看了,瞧不起我这吃红薯南瓜长大的农民儿子。我却不然。这又有什么不光彩呢?我想:人生的成就和价值不在于是否出身高贵,人的尊严也不在于物质上的富有。

我毫不讳言我苦难的童年。从我呱呱落地,吮吸着母亲的乳汁慢慢成长,稍稍懂得饥饿的时候,红薯就成了我充饥解馋的食物。我撒娇地扯着忙里忙外的母亲的衣服哭喊着:娘,我饿!娘便从门角弯里选上一个红薯,塞进灶膛里,用灶灰掩好。半个时辰,母亲把红薯掏出来,将灰拍干,用衣角擦了擦,然后掰成两半。腾腾的热气冒着,母亲轻轻地吹了吹,一块一块塞进我的嘴里。嘴馋的我每天都要吃上好几个。

红薯是我们山里人的主粮。红薯南瓜养育我长大成人。也许从我的列祖列宗起就是靠红薯度日的。“早晨吹牛角,中午拌糖坨,晚上还是现家伙”的歌谣,就是祖祖辈辈吃红薯过日子的写照。大集体时,打下的粮食都堆放在仓库里,按工分收入分配,然后按月发放。惟有红薯是不能堆放太久的。每到秋收季节,家家户户的堂屋内、门角内都堆满了红薯。由于不能久放,一些农户则将红薯刨成薯丝,晒干后以备作来年充饥的粮食。因此,九十月间秋高气爽的夜晚里,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洗红薯、刨薯丝、滤薯粉,忙到深更半夜。第二天,晒谷坪里,屋前屋后光溜溜的石壁上都是白花花的一片,好像一夜间突然降了一场霜雪。

吃薯丝比吃红薯的日子更长。一年到头,除了过年过节能吃上几顿白米饭外,其余时间一日三餐,红薯和薯丝的份量要占到一大半以上。揭开锅一看,锅面上大都是黑黑的薯丝,母亲常常

将面上蜂窝般的红薯丝盛到自己的碗中,而将那见得着白色的米饭留给我。母亲对我的特殊照顾,常常使妹妹们眼睛瞪得大大的,但她们还是得不到那锅底下的白米饭。这里面也许有母亲那一点点重男轻女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母亲对我这个会读书的儿子寄托着一份期望,企盼着我长大后走出大山,吃上皇粮,摆脱那吃红薯南瓜的苦命。等到我走出了大山,日子稍稍好过一些,想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不再让她老人家常吃红薯南瓜时,她那孱弱的身子终于经不住终年劳累而倒下了。如今,红薯虽然还有人栽种,但它不再是父老乡亲们的主粮,农户人家一日三餐吃的是优质米,再也没人晒红薯丝了。

红薯南瓜养活了我的祖祖辈辈。虽然如今我久居城里,但青少年那段吃红薯南瓜的艰难岁月,永远闪烁在我的记忆中。

相关文章关键词

《红薯南瓜》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