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苏州往事

苏州往事

2013-10-02 05:57 作者:朱国平 阅读量:34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好友S被推荐上了江苏师范学院英语系,我在供销社做营业员。S所乘坐的公共汽车离开了小镇,我的思绪也被带到了这在当时看来十分遥远的地方——苏州。从和好友的通信中,我知道了红旗东路10号,知道了江苏师范学院的前身叫东吴大学,是外国人办的教会学校,我做梦都盼着在我有了两年的劳动实践之后,能够步好友的后尘,走进这个神圣的殿堂。这是我最初的苏州之梦,时1970年代中期。

1989年初夏,我所在的单位组织去杭州旅游,去的时侯经过苏州,想去看看好友早已不在那里的红旗东路,可是包租的车子,集体行动,由不得我,在西园看了香火和菩萨后,只得悻悻地离开。

一年之后,为了工作的原因,我又来苏州。在临街倚水的一排别墅群,我找到了那位个儿挺高,面容清癯,身材毫不臃肿的苏州市前政要——老人家是我父辈的故交,打游击曾一起出身入死。他给我写了一张字条,给我所在市的一位二线领导。这次来苏州,让我欣慰的是不管事情结局如何,我感受到了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前辈的平易可亲,快语热肠;让我遗憾的是,在苏州,我却没有找到曾让我梦牵魂绕的红旗东路。后来我才知道,这条路早已恢复了它的原名,这便是大名鼎鼎的十梓街。

2000年之后了,我和单位领导同来苏州参加一个经贸活动。我们住在高新区的一个四星级宾馆。第一天是报到,我们中午时就到了,当车子经过已是苏州大学的江苏师院时,我的心中别有滋味。午饭后,准备到街上转转,再到景区看看。想不到的是,天突然沉下脸来,一场大雨,从两点多一直下到第二天上午。对这次经贸活动,我已毫无印象,但那天下午在宾馆写下的几句话,至今记忆犹新:“江南四月天,寂寞馆驿中。青山秀水皆无缘,卧听雨和风。”

后来因为“招商”,又来过几回苏州,活动范围在阊胥路及高新区一带,看过一回虎丘,至于园林,那还是在中学语文里纸上谈兵,和学生一起领略过、欣赏过。

这次来苏州,能算半个主人了——儿子在这里安了他们的小家。是一个特热的天,连续十几天35度以上的高温,让人们都蜷缩在空调营造的阴凉中了。我们下午三点从大丰家里出发,两小时后,车过苏通长江大桥,快六点的时候,车子便离开了沪嘉杭高速,驶上了苏州绕城高架,然后从城西高架上劳动路,几分钟后,便到达了儿子居住的地方——姑香苑。一家人去饭店用过晚餐,回家休息。羿晨,早早地醒了,六点左右,起床,上街,独自开始和苏州的近距离接触。

从姑香苑向北走几百米,跨过一座拱桥,再走百十米,便是有名的三香路了,苏州市人民政府大楼赫然坐落在三香路的北侧。右拐朝东走不了几步,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隔着三香路和政府大楼斜峙南北。七点没到,空气中还留着些许清凉。倚着路边的桥栏杆向下看,驳岸的小河恬淡安静,河水虽不清澈,却绿意盎然,漾着生机和活气。远处,有舟子摇着橹,驾一叶小船缓缓行来,不像是打鱼的,也不像是游人,近了,才知道是打捞水面绿苔的水上清洁工。七点半,暑气开始发威,我赶忙原道返回,却忘了回家的路,走岔了道——花了十元钱,开出租车的师傅把我送到了姑香苑。

我已十余年不见S了,虽然他和我近在咫尺。当时他在江苏师院的时候,曾和我说过,“我们一起搞翻译吧,我先把原文译过来,然后由你进行中文润色”。呵呵,他那时刚进学校,我呢,还不知道“中文”只是“汉语言文学”,多么青涩的青春的梦!

相关文章关键词

《苏州往事》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