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留下心灵成长的空间
俗语说得好:“人无完人”更何况是学生,他们的心智和认知能力都处于发展阶段,既然是成长的过程,就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成长搭建合适的教育平台,留下必要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校这块沃土中自由自在的成长。
在我从教的过程中,曾带过几届毕业班,其中有这样一位学生,他的家境特别好,且本人的智力发育也非常好,应该说是个非常聪明的学生,但他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每天来到学校,除了打篮球,参加一些文娱活动外,其余时间就是看小说,更甚的就是与同学为难,看那位同学学习好,他除了言语上的挖苦讽刺外,如果遇到谁不服,和他理论了几句,那就找茬打同学,班级的男生被他打的几乎无一例外,且他在学校的时候几乎不动手,一般都是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被打的同学还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他威胁被打的同学说:你们谁告诉家长或老师,我就跟你没完,不信你就走着瞧,基于他的威胁和恐吓,那些同学都把委屈埋在心里,有时我上班看到某某学生脸上或手上有伤痕,就关切的问,怎么弄的,学生都说是不小心碰的,正因为学生对他淫威的妥协,所以他就更加的变本加厉,有一次放学的时候欺负外班的一位女生,这位女生不听邪,回家就告诉了家长,第二天家长找到学校,我才知道,当我把他叫道值班室,单独和他谈起此事的时候,他乖乖的向我述说了事情的真相,我当时对他讲,作为一个男生,欺负一位女同学本就不该,你是个男子汉,以后要在社会上成就一番事业,如果你就这样稀里糊涂混下去,谁还能拿你当回事,如果班级谁都不理你,你感觉这样的生活过的舒服吗?你是个头脑特别聪明的学生,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到该用的地方,那样别人该怎么看你,是佩服你还是鄙视你,你自己心里想想,他对我说:老师:这些我都懂,只是我管不住自己,对于未来我也没想那么远,只想家里条件好,无论我做什么,学习怎么样,都会有家人给我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自然而然的成长,现在想想,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一个人在社会上怎么混?我说:你说的没错,家人总不能跟你一辈子,照顾你一生,以后的路还要你自己走,他说:老师:我知道。你放心吧,我会改掉那些坏毛病,争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重点高中,我说:好,老师看你的行动,也相信你一定会做到。后来这个学生真的变了,在班级挣着做好事,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相处的十分的融洽,学习成绩提高的特别快,最后在初中毕业的时候,以第十名的成绩考入了重点高中,实现了他初步的梦想。
从这个学生的例子可以看出,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如何能因势利导,为他们提供一个心灵成长的空间,让他们能在这个空间里,游刃有余的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是关键。
很多时候,我们做教师的没有注意到留给学生足够的反思空间和思考的余地,遇到问题,只顾履行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职责,用我们自以为正确的理论,自以为良苦的用心,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学生不领情,反而对教师产生反感或敌意。
中国的文学艺术,讲究“含蓄”,讲究“留白”就像一首曲子,如果用音符填满空拍,欣赏者没有了现象的空间,那么这音乐便没有了生命力,其实,教育也如此,对学生的批评,有时候也必须像音乐,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像诗歌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人回味,只有这样,你才能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对学生的批评教育时,给学生留下心灵成长的空间,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智慧,就像一幅画,你永远也不要将其涂满,涂满的绝不是一幅好画。一首歌,你永远也不要把它唱尽,没有休止的音乐就可能变成噪音。因此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必须明白,你永远不能把道理说尽,教师的权威不是总能发挥威力,相反,盛怒之下,口不择言,言多必失,语多必怪,弄得不好,反而把自己的脆弱和烦躁暴露在学生面前,损害了自己的形象,所以作为教师要懂得教育是要用智慧的。
给学生的心灵留下成长的空间,需要教师有较高的思想境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尺,无欲则刚,教育学生,也必须有如此的境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是学生对待老师的思想境界,而作为教师,尤其是教育学生的时候,则应对学生相敬如宾,将学生作为平等的一员对待,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要求自己多受一点委屈,多一点宽容,多一点余地,少一点苛刻,少一点意气用事,即使是面对暴跳如雷,及不讲理的学生,也不因对方的冒犯而计较,不因暂时的无能而虚荣心受伤,而是能给足学生面子,给足学生时间,说话多留点余地,多给学生保留一些尊严。
给学生的心灵留下成长的空间,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心理修养,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心里特征,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也会因个性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此,掌握学生犯错误的心里动机和心理状态,才能把握教育的主动权,给受教育者搭建自我反省的心里平台,在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施教时,不一定使用语言,可以是沉思,皱眉,沉默,或辅助以恰当的手势,让学生在无言中感到教师的威严,从而冷静下来去思考和反省。
总之,对学生的批评教育适时适当留白,给学生留下的是心灵成长的空间,同时也给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中留下无限广阔的美好空间,从而搭建起良好的教育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找到自我发展的良好机遇,更加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在教师的辅助下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