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札记:生命与生存
病中札记:生命与生存
每年我都会要在病床上躺上数小时,以至于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小姐们对我熟稔而亲切了。她们用最快捷熟练的动作,让我得以安详地躺在铺着蓝白格子的床上,昏昏沉沉中,感知着冰冷的输液从橡塑管中缓缓地流进我的血液,流进我的生命中……
不知道过了多久,有医生走到我的床前询问:好些了吗?
我缓缓地睁开眼睛,微笑着说:好多了。谢谢。
“如果不行,我就给你换药。但那样你会总是要上厕所的。”他慢条斯理地说着。这声音这语气我再熟悉不过了。
“不要。就这样好了。”我知道他总是为我着想,从不会轻易用药的,凡是普通药物可以做到的,他绝不会用高一级的药物为我治疗。他说:病毒也是随着药物的等级而不断地升级的。越简单越好……
驻留了一会儿,他迈着平缓的步子走了,病房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此刻,说不出是孤单寂寥,还是麻木,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一样,床对面的墙上张贴了好几张流程图,从模糊到清晰:复苏急救流程图、休克急救流程图、心脑肺急救流程图、循环系统急救流程图、呼吸系统急救流程图等等,或许是这些急救流程图唤醒了我的思绪,我开始听到自己的心跳,以及一呼一吸的声音……
此时,思绪开始了舒缓的旅程,触碰着生命的每一个年轮。多少繁华尘世的起起落落,如一幅长卷画一般,由远而近一点点地展开。素颜丹青,没有丝毫的粉饰,清晰地轮廓勾勒着每一个事件的本相,而唯有此,思绪才会真正地去洞悉生命的本质。
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在病床上才能窥窃灵魂深处的东西?彻彻底底地把自我剥疼?而在疼的那一刻,才会明白心中坚守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我甚至不明白,为什么总是在病床上学会放弃一些自己曾经无法放弃的东西?为什么总是在生命沉浮的时候,懂得了珍惜某些自己曾经毫不在乎的东西?
或许是病床让我有了思想的空间,或许是生命的脚步已经疲乏,而让我暂时停驻在某个港湾,看清楚前行的方向?
是的,只有在病床上我们才会去思考生命,因为我们几乎全部的时间在思考生存。生存让我们无暇去顾及生命的感受,以至于很多人,在为生存不惜一切代价时,生命大厦轰然倒塌,我们才唏嘘,生命如此的脆弱与仓促……
我有个女同学,因为下岗后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在某市场给人家当厨娘。她胃疼,不想请假,坚持吃药,两个月后,胃疼实在没有办法隐忍了才到医院检查,结果是晚期胃癌。就为了800元的工资,为了儿子成家能有房子,她忽视了生命的警钟。当我们去看望她的时候,躺在病床上的她居然笑着对我们说:“这次病好了,我不去打工了。今后,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就赶紧到医院去,免得铸成大病。”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几个月后,她的生命终于画上了句号……
我想起女儿告诉我的一件事:他们学校附近猝死了一个人,可能是工作压力太大。其实这种英年早逝的现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快节奏高负荷的竞争,让疲于工作的人拼命地工作,像一部永动机一样,即使身体出现了异样,也因为害怕扣钱、丢职位而带病坚持工作……
很庆幸女儿遇到了她生命中最关键时期的老师,当女儿急切地想在最短时间里不惜代价地完成工作时,这位老师给予了最真诚的忠告:“关于时间,两个月或者三个月,本来就是个概数。我个人判断需要3个月。当然如果能提前完成也可以提前回深圳。但是我希望你不要给自己定死一个很短的期限,这样你会很累,学习效果也会打折扣。工作是终身的事,要细水长流,不能一上来就猛干,把自己弄“伤”了。”
人最悲哀的,莫过于人死了,钱还没有来得及花。这便是生命与生存的博弈!庆幸的同时,我又把一份感激种植在了心中……
生命与生存,是两个本质完全不同的东西,但又是完全相互依存的两个东西。生命很简单:一呼一吸即是生命。而生存却很艰难:竞争、奋斗、痛苦、无不穷其心智与精力,支撑着生命大厦的欣欣向荣……,换句话说,生存的方式,决定了生命的色彩!是山的雄伟大气?还是水的柔韧婉约?亦或是松的葱郁?鲜花的妖艳?小草的简约?
思来想去,我不过是一株小草,一株在沙漠中静静生长的小草。既然是小草,那就像小草一样的生存吧……
我想,铅尘洗尽,留下来的一定是简约而又恬静的单纯……
2012-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