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音乐
轻拨慢挑,触摸指尖的温暖,那一阕词,是柔软的心房栖息的巢。
——题记
德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谢林认为“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而歌德、雨果、贝多芬也说过类似的话,如雨果曾赞美巴黎圣母院为“巨大的石头交响乐”,歌德也曾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飞檐,斗拱是建筑的五线谱,巧妙的勾勒,柔和的线条,起承转合。低眉信手续续弹,上演一场荡气回肠的音乐盛会。曾记否凝固在北京故宫上空的那场音乐会?从正阳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到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直到景山,一路沿着长达七里的中轴线展开,十几个院落综合交错,几百个殿宇高低错落,有前奏,有渐强,有高潮,有收束,有主体,有陪衬,汇成一曲木头交响乐。
世界有三大建筑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因各自主打乐器不同,分别是以木、石头、或砖或石,因此音色、乐调不同,恰分别如我国《诗经》中的雅、风、颂,各有各自的韵味。中国建筑以汉族传统建筑为主流,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中国人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念,这恰如“雅”,是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欧洲建筑以石结构为主的建筑,或立于旷野或单体式布局,个体风格鲜明,这正如“风”,显各自风采,这与中国建筑的谐和美迥然不同;伊斯兰建筑以砖或石结构为主,主要形成以礼拜寺、圣者陵墓,王宫,花园的建筑类型,这宛如“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而中国建筑,细分,又有不同。北方建筑宏伟,是威严皇权的象征,如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官式宅第建筑,红墙绿瓦与蓝天相挑逗,宛如流淌在女子十二乐坊指尖的一曲气势恢宏的曲子,给你不仅是视觉音乐,更多是心灵震撼、折服。南方建筑,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烟雨的小女子,清澈的溪水滋润着她,蓝天青山亲吻着,她安静地睡着了,等你唤醒,等你沉醉其中,让你忍不住古筝古琴相和一曲《高山流水》。
中国佛教建筑,是宁静的、平和的、内向的。深山藏古寺,她紧挨着地面,是大地的女儿,风雨庇佑她,万物宠爱她,她是大山深处的一曲《云水禅心》。中国北疆的蒙古包,她是雄鹰展翅飞翔的地平线,她是雪莲花盛开的地方,她是温顺绵羊的归巢,她是你我和草原的约定:住在你毡房如此温暖,尝到你的奶酒如此甘醇,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相约去祭拜心中的神……
闭上双眸,聆听你的感动,感受你的流动,大地上舞动的音乐,指尖凝固的音乐——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