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父亲的壮举――记一位父亲的三迁

父亲的壮举――记一位父亲的三迁

2013-10-03 15:44 作者:夏溪 阅读量:24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天阴沉沉的,曾经温暖的家一片狼藉。

“这一去不知会怎么样?”

母亲哭着不肯走,我抱着自己最心爱的小竹箩,紧紧贴在母亲身边,一双小眼睛滴溜溜地打量着每一个来送行的人。

“起行!”

父亲一声吆喝,引起了一片离别的悲泣

——我又从这个梦中惊醒了,心还迷惘在离别的氛围里。都这么多年了,已经为人母的我,却总反反复复地做着自己儿时离别故乡的梦。披衣而起,拨通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母亲。

“你和爸爸好吗?”我问。

“你爸天天喝酒!”母亲话语里十分不快。

我怔了怔说:“随他吧,只要不过分。”

人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父亲一生为别人而活,他也该做点他自己喜欢的事了,哪怕是喝酒。

我真的希望父亲能快乐。他的一生都在负重前行,他也该拥有自己的快乐了。

我是家里的长女,下面还有四个弟弟。父亲的肩上扛着我们兄妹五人,扛着我们的未来艰难前行。

父亲这辈子最伟大的壮举,便是带领我们全家完成了三次迁徙。而据说促使父亲做出迁徙的决定的人竟是我——他的大女儿。

我儿时的家,在永德崇岗乡的一个村寨,那里不仅土地贫瘠,而且山高路远偏僻无比。我和大弟出生在那儿。我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却因为附近没有学校而没法上学。父亲看着一天天长大的我心里万分着急,但也无奈。

一次,父亲病了,让我给他拿药。我把藿香正气水递给他的时候,像模像样地指着瓶子上的字一个一个念“藿——香——正——气——水”

父亲竟然高兴得掉眼泪,他见人便说我女儿会认字了,我女儿会认字了。

就是这件事,让父亲下定了搬家的决心。于是我们家迎来了第一次搬迁。这第一次搬迁进行得极其艰难。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搬家那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情,更何况我们要去的还是一个等待开垦的荒凉地。母亲反对,爷爷奶奶更是一千一万个不同意。

我不记得父亲是怎么说服他们的,但清清楚楚的记得离开家乡的那天。

很多人来送行,大家都苦着脸。没有人能理解父亲这一看似疯狂的举动,母亲哭着不肯走,但无奈抵不过父亲的执拗。

父亲把能带走的家当绑到骡子身上,他挑起一对箩筐,一头放着我,一头放着弟弟。

一路翻山越岭,父亲和母亲都不说话。我和弟弟也变得十分乖巧。我趴在箩筐的边上,盯着脚下的路缓缓地往后退去,耳畔是父亲哧呼哧呼的喘息声,头顶是似火的骄阳。不知是一直盯着移动的路而眩晕,还是被太阳晒得晕了,我突然呕吐起来。

这时这对沉默的人马,才终于有了一点声音:“小鬼,你就不知道换个地方看看么!老是盯着路面看,不晕才怪呢!”父亲指责我。

我不敢再盯着路面,于是看山。这才发现,眼前的山已经不是我所熟悉的山了,山上是树也不是我所认识的树。山上偶尔遇见的一个行人,也是陌生的面孔。我的心一下子慌了:“我要回家,我不要搬家!”我开始哭闹,弟弟也跟着哭闹。

父亲绷着脸一言不发,他的脚步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快了。如今想来,也许他内心也像我们一样惶恐不安吧,他甚至怕自己一慢下来就会放弃搬家的决定吧。

从崇岗乡到大雪山乡的勐旨村,我们整整走了三天三夜。

还记得第一个黄昏来临的时候,我们走在一个树林茂密的山头。山脚下的人家屋顶飘起了?a href='/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C1%F4'>留恋拇堆獭D切┤思以诖堆痰牡阕合拢?缘媚敲?a href='/plus/search.php?kwtype=0&keyword=%B0%B2%'>安静祥和。我甚至能想象出那些人家的人脸上带着的笑容。

这让我不可抑制地想起了自己的家,想起了留在家的小鸡们,想起往常这个时候,一家人围着饭桌的温暖。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漂游的恐慌。

“我不要上学,不要搬家,我要回家!”

我又一次哭,弟弟又一次附和着哭。父亲被闹得无奈,只好停下来安抚我们:“娃儿不哭!明天,明天我们就有新家了。”

那一个夜晚,我们就在那片陌生的林子里度过,以天当被,以地当席,。那晚的月亮不太圆,像一张犹豫的脸。

第二天东方发白的时候,我们就又上路了。前行变得更加的单调,永远只有沉默和纯粹的前行。我回头看时,已经无法找到家的方向了,而前方依然是一片未知。那未知的前方,撩拨着我幼小的心灵。不知道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有那么一刻,我甚至怀疑我们是否要永远这样漂流下去。看着陌生的天空,我连哭的勇气都没有了。倒是弟弟,在父亲担着我们趟过一条明亮宽阔的大河时,突然哇哇大哭起来:“我怕,我怕,我不要新家,我就要回家。”

父亲指着远处说:“喏!那儿,就在那儿了,我们马上就有新家了,你和姐姐就可以上学了。”

我的目光随着父亲的手指望向天边灰蒙蒙的山,心稍微平静了一些。未知的东西嘴上最有吸引力的,前方的未知深深吸引着我。那片灰蒙蒙的山,成了我遥望未来的方向。

在第四天的早晨,父亲放下担子说:“到了,这就是我们的新家。”我和弟弟痴痴地望着眼前的一的大块空地,不知道父亲所说的家在哪里。

父亲拍拍我们很轻松的笑笑说:“马上,马上这儿就会有房子了,你们就可以到那边上学了。”

母亲和父亲没有休息,立刻开始挖土砍树,搭建新家。我和弟弟在一旁玩耍。虽然这儿什么都没有,但我们仿佛已经拥有了一个新的世界。

“姐姐,你看那,那是什么?”在玩耍的时候,弟弟突然指着远处一抹飘动的红色问我。

我摇摇头。父亲笑呵呵的说:“那是红旗!那个插红旗的地方,就是你们的学校!”

看着那抹红我笑了,弟弟笑了,连日来的恐惧没有了,眼前一下子变得开阔美丽了。

傍晚的时候,我们终于有了房子——一间用树枝和油毛毡搭起的窝棚。

九月,我和弟弟真的进了学校。我在班上比同学大了三岁。别人七岁,我十岁。父亲说这样也好,我可以照顾弟弟。因为我们的新家离学校还是很远,我和弟弟得住在学校。

学校没有供学生住的空房子,父亲便到学校给我们盖了一间土墙土瓦的小房子,一半供我们睡,另一半用来生火做饭。

这样过了几年,二弟,三弟相继出生了。我们的家也从窝棚变成了瓦房。父母开垦的田地变得越来越肥沃。父亲的心事却又来了——

我该上中学了,可是这边没有中学。

“我不上学了。”我安慰父亲。

父亲哀叹:“你学习那么好,荒废了多可惜!”

于是我们又迎来了第二次搬家,从勐旨村搬到新塘村。

这一次比起第一次简单和顺利。就只在大雪山乡内,搬动了一下。路不算远,而且因为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我们都不再恐慌。父亲用他的坚毅和勇敢为我们赢得了上中学的机会。

第三次的搬家,到不是为了我们上学。是政府搞了移民安迁的工程,父亲便带着我们全家,搬到了现在的地方——大雪山乡街。

我们的家经历了三次搬迁后,终于在大雪山乡糖厂旁安定下来了。这儿是整个大雪山乡的中心地带,小街热闹繁华。我们盖起了小楼房。大弟和二弟都在糖厂上班,三弟和四弟都在上大学,而我成为了一名教师。虽然我们都没有成为像孟子一样的能人,让父亲的三迁名垂千古,但我们都知足了。至少如果不是父亲的话,我们姐弟五人现在一定是五个目不识丁的文盲。

父亲是该歇歇了!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做出他这么伟大的壮举?能带给女儿们这么丰富的历程?

他把坚实的肩膀给了我们,他把美好的未来给了我们,他难道不可以为自己好好的活几年吗?

母亲说我骄纵父亲,我默认了。

是的,只要他开心,就让他喝吧,人的一生能有多少年。

相关文章关键词

《父亲的壮举――记一位父亲的三迁》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