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滚滚
近日不知何故,一旦有了余暇,便常常陷入对旧情旧景的忘我回忆之中。想念曾经的青山绿水,想念曾经的蓝天白云,想念曾经的伙伴和书包,想念曾经的游戏和欢笑,想念曾经的友朋和乡邻……
想到屋外的走廊,三拐两拐之后竟直通门口,进而抵达村子西头。那土质的易于起尘的道路上,留下了儿时伙伴们匆匆的足印、交流的话语以及追逐的梦想。那时的校园显得质朴,并不引人瞩目:单薄的铁皮门犹如一道闸门捍卫着校园的宁静,没有驻校警察和自聘保安,甚至连门卫都不曾配置;教室简陋桌椅寒碜,有时候所谓的桌椅仅仅一块长木板和自带凳而已;只有教本作业本没有练习册和课外书;教师兢兢业业默默耕耘没有过罢课上诉的奢望或念头好似蜡烛悄无声息地燃烧着自己温暖着稍显寒意的季节。
与校园一墙之隔的是通往县城的一条重要的砂石马路,路上行者稀少车辆寥落,只是遇到赶集的日子,车辆和行者才呈现“车如流水马如龙”的可观场景,即使偶尔间出现交通事故,也会有多人主动施以援手,记忆力似乎没有肇事者逃逸或灾祸突现无人过问乃至帮衬的记录。
然而今天的现实生活里时不时的会爆出几多令人瞠目的何其相似乃尔的“车祸”新闻,且总是弱势者成为类似事故的牺牲品。那个叫悦悦的悲剧不知能不能唤醒人们的良知能不能拯救失落的灵魂;那个带有“佛”字的城市果真有人缺失了慧根与善心。“天堂里有没有车来车往”,有首歌就这么唱过,不知那些泯灭了人性的“横祸”制造者以及面临惨剧麻木不仁逃之夭夭者作何感想。
肉体的无辜摧残与精神的无端折磨同样无法容忍。畸形的教育理念只能催生出扭曲的教育行为。那些从事“催人复苏”高尚职业的领导者,即使面对“绿领巾”也能滔滔不绝出一套子丑寅卯的大道理。
还有一些可爱的家长总是喜欢“代庖”本该不属于自己涉足的“领域”,总是逞能显摆放纵着自己怂恿着别人,把类似鸡毛蒜皮的事“闹”而大之“打”出悲剧最终毁人毁己方知罢手或不罢手。
太多的“出格”呈现,引发着全社会的反思: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哪儿出了问题?究竟出了什么问题?物质利益的极度膨胀与精神追求的迷航缺失,恐怕是滋生许许多多匪夷所思之事的主要土壤和根本原因吧。
读到这里,就不难理解开篇所忆之情之景了。可惜时光无法倒流,纵然有时光隧道也“无可奈何花落去”,关键之途在于找到解决问题的那把“金钥匙”。倘若浏览新闻、关心时政,也许能“嗅”到这一方面的“蛛丝马迹”,人们毕竟不能生活在回忆里。
(201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