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往事
朋友说我是个影迷。因为我曾经起早贪黑赶几十里路进城,坐进电影院一口气看了三部电影,然后才忙忙慌慌往家里赶。至于在寒冷的冬天站在露天坝连续看两部电影,那更是常事。
小时候,城市里的电影院对于我是最大的诱惑,我幻想自己有朝一日可以走进城市,可以在电影院随心所欲地看自己喜欢的电影。久而久之,这个幻想便成了我心中一个浓得化不开的梦。那时,看电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要放电影了,就在广播里通知。这时候,家家户户便沸腾起来,大人们一边忙着做饭一边忙着唤孩子,而我们这拨小孩,除了兴奋,就是抢着搬椅搭凳。吃完饭,人们便聚集到了操场坝,大人们三三两两在一起,有一搭无一搭地闲聊,小孩们则一群一堆地在一旁玩闹嬉戏,直到天色黑尽,电影开始放映,人们才寂静下来。
有时候要等片子到深夜,一些小孩熬不住,只好枕着大人的腿先睡,临睡不甘心地千叮咛万嘱咐大人到时候一定记到叫醒自己。还有的时候,要等别的地方放完才把片子转到我们那里,叫“跑片”。片子跑到我们那里大多是凌晨二、三点钟。遇到这种情况,父母总是早早地强迫我们先在家睡一觉,说是到时候再叫醒我们。弟妹们听话地睡觉,可我哪里睡得着?大山里气温低,尤其是夜间,露天坝里寒气逼人。有心的人家便把家里的烤火炉抬到坝子里,一家人围坐在火炉前看电影。这倒是个好办法,一时间,家家户户效仿起来,都抬着烤火炉去看电影。数九寒天,一户户人家拥着簇簇红彤彤的火炉围坐在银幕前,红红的火苗映照着一张张因电影而兴奋满足的脸庞,这独具山乡特色的风景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想像不出的。
这样的日子占据了我相当长的青春岁月,结婚后,看电影少了。再到自己当家长,就再没像以前那样恣意任性地看过电影。即便偶尔看一场,也不过是配合老婆的一种姿势。为人夫,我要做的太多太多,一大把岁数,还这么风花雪月,也有些不好意思。有了这样的心情,再看电影就有些麻木。
直到有一天,偶然看到一部电影《戒指》,当战争结束后,一对历尽千辛万苦的姐弟再次重逢时,不知不觉间我已是泪流满面。那一刻,我被自己感动着,我震憾自己仍会因电影而流泪。再看《乱世佳人》、《魂断蓝桥》、《罗马假日》、《泰坦尼克号》……每部影片都同样令我眼中溢满泪水。这时,我才明白,电影带给我的那个梦仍未泯灭,我对电影的热爱已经根深蒂固。
这些年,身边的年轻人张口闭口喊无聊,不知道要做什么。我对他们说,有时间的话去看电影吧。年轻人不屑一顾,头一偏:哼,又不是什么大片。我哑然失笑。也是,现在的年轻人寻的是刺激,玩的是心跳,哪有心思看电影。他们哪能体会电影带给我们这一代人的陶醉和满足?如果哪天我告诉他们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在深夜的寒风中虔诚地期盼着一部不知名的影片,再告诉他们这个小男孩曾经起早贪黑辗转四十多里地进城什么也没做,就只是坐进电影院看了三部电影的话,那他们瞪大的眼珠子会不会立刻掉出来?如今,在疯狂地看过一大堆国内外优秀影片、好莱坞大片后,再回过头去想我童年的那个梦,就觉得十分幼稚、天真。但我仍然十分怀念从前山乡里的那个操场坝,怀念那个揣着银色的梦在寒风中翘首期盼醇厚而又傻气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