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感谢您,母亲

感谢您,母亲

2013-10-22 15:02 作者:文军贵 阅读量:22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母亲,您知道吗?您的儿子在下周的今天已经坐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气势恢宏、群贤毕至的会议室里,接受着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全国中语会的领导和专家们为我颁发那金灿灿的“首届全国教师文学奖”奖杯和烫金的荣誉证书。

母亲,在您的“事事要存恒心”的话语的鼓励下,经过二十多年的默默耕耘和不懈追求,犹如荒原中的一株小草的我已梦圆教师作家。此时此刻,我的心涛涌起的是对您的无限敬仰和感激之情。在这里,我想向全天下的人们大声喊道:感谢您,伟大的母亲!

我深深知道,我要是生在农村其他跟我们一样贫寒凄凉的家庭里,我没能幸运地如愿读完小学,没能由于体质虚弱还幸运地经过停学复学、再停学再复学的反复折腾而读完初中高中,荣幸地走向每位寒窗苦读的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

不堪回首,在那些门庭冷落的惨淡日子里,母亲的衣服和鞋子是麻线穿结,但聪慧有见识的她一直不怕别人冷嘲热讽,执拗地供我读书。即使前路漫漫,谁也看不到尽头,她仍常坚定地对父亲说:“送孩子读书也是一种投资,要看长远之利,不能只顾眼前。即使砸锅卖铁,也要把儿子供出来。”当时,满含怜悯之心的爷爷奶奶不忍看到我家祸不单行,收入微薄,债台高筑,房屋简陋,时不时就在我母亲面前着急地催促道:“黄土地也能养人,还送娃儿念那么多书干啥,快给孩子找个媳妇成家了。人家同龄的大姑娘早就嫁光了。”母亲这时总是笑呵呵地开导说:“正因为家庭贫穷,我才想方设法把儿子送出来;这里的大姑娘嫁光了,其他地方还会有的。”后来,爷爷奶奶知道母亲要把我从读书的道路上供出来的决心坚如磐石,也就不再提不送我读书、早点给我找对象的事了。

母亲,笨拙的儿子写到此处,无论搜肠刮肚选用多少漂亮的词语,都不能表达出您的伟大和坚强;无论绞尽脑汁道出多少美好的话语,都不能表达出儿子对您的不匮敬意和感激之情。

还在遥远、偏僻的小山村居住的母亲啊,您知道吗?您的儿子还对您心存最感激的一件事是,您用您的聪明和果断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尽管事情过去这么多年了,您也一直没有再提此事,但我仍深埋心底,直到伴我走向幽远的岁月。

那是28年前的春季学期,正读初二的我因病回家治疗。本来不是特别严重的病却被一位跟我家关系还不错的庸医看得我奄奄一息,命悬一线。那时,可怜巴巴的我躺在床上已经几日汤水未见,只靠打吊针维持生命;喉咙已经肿得连吐痰都很艰难,脖颈也无法动弹,父亲只好给我拿来一根胶管,放在我的嘴里让痰水流出来。母亲啊,您看到我犹如一只即将从您的视野中消失的羸弱羔羊,忍不住在旁边小声抽泣。那位庸医见状,不但不劝慰您,反而还大声呵斥您:“哭什么哭,哭得活吗?”只是没有说出那个令人万分可怕的“死”字。

有可能是庸医的呵斥清醒了母亲的头脑,更看穿了庸医的险恶用心,他是想把我送到阎王殿。可怕的是,前不久,近邻的一位读书很用功、聪颖伶俐的儿童才被人误诊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等那个庸医刚离开,母亲焦灼地对父亲说:“不要再看什么面子了,快去把对门的那位白医生请来给孩子看病,不然……”不一会儿,勤快的父亲如旋风般地把那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白医生喊来了,到家时,父亲和白医生还喘着粗气,头上还冒着大汗。来时,父亲为防不测,还喊医生带了一支救命的特效针药,据说,那只针药当时要值300多元,相当于一位教师十多个月的工资。四肢无力的我看见母亲流着泪对白医生说:“医生,求您好好给孩子看病,我和孩子也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

感念苍天有眼。白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用心地给我开了处方,很快就扭转了严重的病情。在他的精心治疗下,我的病情逐渐好转并痊愈。但也因此事,那位庸医把母亲也把白医生恨得咬牙切齿。事后,我一直在想,如果不是母亲当机立断,调换医生,我的这条小命很可能早就去阎王爷那里报到了。母亲啊,母亲,您呕心沥血哺育成人的儿子该怎样感谢您的养育深恩呢?

我想,我只有对您们双亲极尽为儿的孝道,让您们安度晚年,畅享天伦之乐;对您们用千辛万苦为儿铺就的事业百般热爱和珍惜,用汗水和智慧换取一束束鲜花,永远灿烂着您美丽的笑脸;对未来的遥遥征途努力求索,永不停息,用我坚毅的臂膀撑起那片您我共同期待的亮丽天空!

2012年5月19日

相关文章关键词

《感谢您,母亲》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