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小恙后记

小恙后记

2013-10-03 16:15 作者:李兴文 阅读量:33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严重的伤风,总算又过去了。

一年两度,无一幸免,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仿佛是一生注定的,仿佛是生命之中不可回避的一位老朋友,于每年的春夏、秋冬两个季节转换的关口,准时来造访我。虽然是小病,但也是病痛,对我造成的扰攘却也是非同小可。小恙之后,才明白,难怪像汉朝的霍去病,宋朝的辛弃疾那样一些剽悍骁勇的人都害怕生病而要给自己起一个不要病的名字,也难怪天不怕、地不怕的张飞,在诸葛亮往他的手心里写了一个“病”字以后,他也会害怕得面容失色。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是病毒微生物的宿主,或者说病毒与人体从来都是形影相随永不分离的。事实证明,最小的东西不一定就是最弱的,最大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是最强的,最有智慧的人也就不是万能的。微生物、病毒必须要依赖宿主才存活,才繁殖,但也可以完完全全毁灭宿主,其中包含的辩证关系合理而严整。好在这回我偶然感染的病毒还没有想要完全毁灭我!

伤风感冒既然从不爽约而年年造访我,既然像一位老朋友那样不愿抛弃我,我也没有别的办法,我只好真心诚意地待之如友了。

昏昏沉沉之中度过了漫长的四天时间。其间,家里家外都发生了一些什么,实在记不清了。头重脚轻,萎靡不振,慵懒嗜睡,懒得看书,更懒得动笔,甚至连饭都懒得吃,总想一头扎进温柔之乡,一觉睡到天长地久,即便是世界末日真的来临,也只有酣然入睡的人不会感到丝毫的恐惧吧。然后,真的睡够了,一觉醒来,一切都是崭新的样子——怎么可能呢?如果真是那样,我的生命历程也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所以,幸好也不是那样。这才想起,平时给别人讲了那么多大道理,如今事情真的降临到自己身上,才知道那些大道理原来是那样的苍白无力,自己也才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会回想曾经的健康,也就幻想将来的健康,也才为自己平时种种的生活方面的恶习而感到后悔与自责,也是在病痛之中后悔与深深自责——都没有用了,唯有善待当下已经暂时失去正常思维和身体自由的自己,一切才会有新的希望。

也发现,随着年岁的增长,每有病痛缠身的时候,才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不可反复使用的一次性的“底板”上来细细关照,才吃惊地发现,每天面对的生命原来是那样的脆弱,脆弱到不堪一击,脆弱到生灭无常,心灵里也才自然而然地生出深深的恐惧和惊悚来,也才意识到,对于极端脆弱的生命体来说,诸多的意外随时都会发生,正由于此生命才显得无比珍贵。好在一切非常事件并没有发生,好在我现在还和别人一样平静自在地活着,又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对我来说,一年两度的伤风感冒,这样相当善意的惩罚已经是命运之神相当相当的照顾我的情面了,我真该感谢命运。

病痛期间,我也终于看清了自己本源而真实的心境。

当生命的健康乃至安危成为当务之急的时候,首先要检讨的是自己有限的生命的一般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的意义和价值,原来,自己并没有背离自己做人的原则而堕落到屈服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种种权力意志和厉害关系之中去,也没有在其中浑浑噩噩地打拼,自己还保留着那么一点高洁的品性,更没有为了积聚更多的财富让自己累得筋疲力尽而未老先衰,并没有为生命本体之外的东西而丢失了亲切可感的生命本身,原来自己一直在观照自己的内心,一直在寻求这个叫做生命的东西在这个世间的价值和作用,一直在叩问自己的灵魂:你是否自在安稳?结果,发现自己的灵魂还比较自在比较安稳。这个灵魂一直在关爱亲人,在关心朋友,在巩固友谊,在维系亲情,在渴望理解和接受,在渴望进步和成功,并且一直都在想方设法为亲人、为朋友们做点事情,甚至还想为这个世界做点事情,不是有形的财富,而是爱,是一种精神。我一直认为,说到物质以及财富,人所做的,只是在不断地改变着物质的组合形式和物质的存在方式,以及物质财富的暂时的归属,而没有改变物质本身。在物质财富面前,每个人只是辛苦的搬运工和临时的保管员。唯有一样东西,它可以不断地新生,也可以不断地增长,更可以广泛地传播,并能有效地改变人的生存观念,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更能有效地改变这个世界的面目。

它就是人的精神。

我不想别人说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主观唯心主义者或者宿命论者,我只想告诉世人,关注内心比关注外在财富更容易让人感到满足感到幸福。不论是宗教大师、艺术家、科学家,还是巫师、邪教首领、政治领袖,他们苦心经营的最终目的和最终结果并非是一定要改变这个世界,而无非是有效地改变着和改变了人的观念和人的精神,虽然他们喊出来的口号是要改变这个世界。睿智的人一定会领悟到:唯有平庸而低俗的人才总是看到物世的变迁、流转,而看不到人的精神的价值和巨大作用,因而,这种人总是在世间找寻所谓的财富而遗忘了自己可贵的精神。

当然,我也不想做极端主义者。我只是想说,注重精神世界和注重物质世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精神层次,此种行为也就会导致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层次。注重物质财富的人不一定都有崇高的精神境界,但是,拥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一定都不会反对和排斥物质生活的作用和意义。从这一方面说,面对世界,宗教意义上的把握性感悟和世俗意义上的实用性认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神性的一览无余和平庸的着眼即在永远不是同一个层次。

我的半生,属于疏淡物质财富和专注于精神的类型,但我又不是虔诚的教徒,也不是妄想症患者。因而,我接受人生有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物质生活的说法,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就是我从来都自觉关注自己身体的健康和生命的平安。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一定会追求长寿,那样,我就可以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为自己,为别人。

经过连续治疗和调养,我的严重的伤风症状终于得以有效缓解,我又能够用我的眼睛正常地看这个世界,也能够用自己的耳朵正常地听这个世界,也能够正常地思考,我应该再次感谢命运,它又一次这样雍容大度地让我回到健康的生活和工作之中。我也感谢命运又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和我来了一次不大不小的恶作剧,让我的生命无虞,让我的精神无伤,我应该向命运之神、向这个世界感恩!

接下来的事情是,我要继续在人的精神田地里更加辛勤地耕耘。为自己,为别人。

2012-5-17

相关文章关键词

《小恙后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