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拜谒中山陵

拜谒中山陵

2013-10-24 18:29 作者:心泰身宁 阅读量:30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紫金山又名钟山,位于南京城东北,山高459米,山有三峰,形如笔架,气势雄伟,蜿蜒如龙,三国时诸葛亮曾有“钟阜龙蟠”之说。紫金山周围45里,密树层林,郁郁葱葱,古迹众多,名胜毗连,是南京乃至全国著名的风景区。远远望上去,感觉中山陵是蛮有气势的。这也为这位本来就很值得后人崇敬的革命先贤更增添了几许伟岸和庄严。

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中山陵位于紫金山南麓,于孙中山逝世4年后的1929年春落成。陵墓有远山前拱,青嶂后卫,依山而筑,气势雄伟。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和墓室等。整个墓由392级花岗石阶托起,逐级升高,墓室于海拔158米处,两旁种植苍松翠柏,对称排列。石阶尽处,进入祭堂。在祭堂上方有“天地正气”直额。祭堂中为中山先生石雕全身坐像。四周有中山先生革命事迹浮雕,祭堂四壁刻有他的遗著《建国大纲》。祭堂后面是墓室,球状结构,正中圆形大理石砌,中间是长方形墓穴,棺上镌有中山先生长眠卧像,宁静肃穆。陵园总面积4万5千多亩,其中林木面积3万2千亩。陵园附近尚有一些台亭、水榭等辅助建筑。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遵照他生前安葬在钟山的遗愿,南京民国政府在紫金山选址建造。中山陵自1926年1月动工,至1929年主体建成。1929年5月28日,孙中山灵柩由北京运抵南京。三天公祭结束后,6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奉安大典。1931年全陵工程次第落成。中山陵面积共8万余平方米。从空中往下看,中山陵像一座平卧的“自由钟”。山下中山先生铜像是钟的尖顶,半月形广场是钟顶圆弧,而陵墓顶端墓室的穹隆顶,就像一颗溜圆的钟摆锤。含“唤起民众,以建民国”之意。这组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色调和谐,从而更增强了庄严的气氛。既有深刻的含意,又有宏伟的气势,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陵墓入口处有高大的花岗石牌坊,上有中山先生手书的“博爱”两个金字。石坊后是长达375米、宽40米的墓道。沿墓道前行为陵门,以青色的琉璃瓦为顶,门额上为孙中山的手迹“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用青色的琉璃瓦有其一定的含意,青色象征苍天,青色琉璃瓦乃含天下为公之意。再进为碑亭,碑亭平面近似方形,阔约12米,高约17米,一块高约9米的碑石上刻着由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国民党内四大书法家之一谭延贻(另三位是于右任、胡汉民和吴稚晖)。手书的“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

纵观中国近代史,能够受到不同党派、不同阶层敬仰的的风流人物,可能只有孙中山先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是敲响了封建社会的丧钟,点燃了推行民主共和的革命烈火,在中华历史上记下了光辉的一笔。

拜谒中山陵,不仅领略了中国建筑师的惊世杰作,更感受到中国人民对孙中山先生的无比爱戴!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拜谒中山陵》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