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景美曲径幽
没有闹市的喧嚣,没有浮躁的人群,也没有钢筋水泥墙的燃烤,在林涛树海中漫步在幽静的凌河景观路上,与绿色大自然亲密接触,让人的心情随之轻扬。总会萌生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使人烦恼顿消。
这段迷人的林中景观路离义州古城近在咫尺,北出安泰门西行不到一千米就是凌河南岸林场,景观路沿河而筑,在林场的密林中穿过,西至契丹民族文化度假村,大约有10里之遥。
这段路是凌河管理局新修的凌河管理路其中的一段。我和朋友前天走过一次,这里曲折幽深,浓荫蔽日,是人们亲近森林,夏日里享受清凉世界的好地方。
出北门经过一段下坡路再跨过一段水泥过水路面,新建的景观路开始在这里伸向密林深处,一眼望不到边的白桦林密密层层,遮天蔽日。夏风吹起,无数片叶子的颤动成了汹涌的涛声。树林“哗啦啦”、“哗啦啦”的喧响不绝于耳。涛声依旧,岁月如歌。此时此刻,那些刻划于心间的烦恼瞬间便被抛在九霄云外。
林间空地,长满了藤蔓、荆棘和其他矮小的灌木。遍地都是疏松的苔藓,苔藓上面盛开着好多红、黄、蓝色的野花。不时能见到采蘑菇人的身影。这里的野生蘑菇有草蘑、白蘑、鸡腿蘑,还有非常珍贵的羊肚蘑。羊肚蘑是世界上极其珍贵稀有的食用菌,属高级营养补品。含有奉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及20多种氨基酸,特别是有机锗含量很高。在医学上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在国内售价一市斤高达千元,国外价格更高,需量较大。羊肚蘑不能人工栽培,只能靠采集野生,产量少,而且只能在河谷湿地、有林木遮阴的地方生长。这里却是辽西地区野生羊肚蘑的主要产地之一。这片幽静的森林后面该有多少神秘需要我们去发现啊!
阳光穿过林隙,把斑驳的树影投射在林中小路上,投射在行人的脸上,小鸟在枝头上啼鸣,花香在空气中弥漫,环境显得清新悠然。行进间突然发现有一缕炊烟在树梢上袅袅升起。树后竟藏着一户农家小院,进前一看两道由树枝夹成的笆篱墙后面鸡鸭在悠闲地在觅食。院里停放着摩托车,电神牛。在这到处滴翠的世界里居住,既叫人羡慕又叫人深感惊叹,千百年来这里是林木与沼泽共存的地方,林边不足百米就是辽西第一大河——大凌河,到洪水期这里也许就是一片汪洋。因为河上游近年修了一座白石水库,凌河水量骤减,两岸沼泽几乎在一夜之间消失。这种沧海桑田的变化叫人始料不及。我佩服小院主人敢于向自然界索取生存资源的能力,把握先机冒险开辟了新的家园。也许就是这种精神,人类成为地球上无处不在的主人。
沿路继续前行,豁然出现一片与密林相连平展展的土地,远处的群山村舍一览无余。这里显然是新改造的河滩林地,地里新栽的树苗生长茁壮。开着轿车、农田车、三轮车的农民正在使用喷灌设备为小树浇水,他们同林中小院的主人一样,都是这块土地新来的开拓者。阳光下一排排喷头喷出的水花在小树的叶片上滑落,渗入土壤中,为树根输送水分,可以想象不会太远这又是一片茂密的森林。
再继续前行,几株绿树的后面掩映着一处庭院,这是沿途看到的最漂亮的建筑,高高的水塔,方正的院墙,后面是从远古走来日夜奔流不息的家乡母亲河——大凌河。
这是义县的水源地,母亲河敞开自己的胸怀,在这里通过管道,把甘甜的乳汁输送给千家万户,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义县人。
站在水源地前感慨万千,蓝天白云下的母亲河、缓缓流淌,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依然无怨无悔给这片土地带来生机活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限的祥和与乐趣。
越过水源地,依然是满目葱茏的森林,林中景观路的终点就在林子后面,由蒙古包,凌河女神像,赛马场还有养鱼池、荷花池诸多景观组成的契丹民族文化度假村。
家乡的水、家乡的林、家乡的林间小路,是我灵魂的栖息地。但愿这方神奇的土地,不会沉沦为名利的追逐场,消亡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
(2012年5月25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