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倾城――读《张爱玲传》

倾城――读《张爱玲传》

2013-10-23 18:27 作者:三尺 阅读量:32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她是文学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她有一段少年成名的绚烂过往,有刻骨铭心的倾城经历,有离群索居的人生迟暮。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

她,就是张爱玲。

一. 乱世风烟

老一辈的文化人说:“像张爱玲这样的人只宜活在乱世。”她在那个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年代偏生得风华绝代。

身系名门的张爱玲有一段梨花似雪,晨鸟欢歌的童年。有些孤僻的她自幼便于文字结缘。“国家不幸诗家幸”,身逢乱世的她才华却得以尽情绽放。凭借《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心经》、《金锁记》等作品,年少的张爱玲很快名动上海。“出名要趁早”多么羡煞旁人的一句话。她作品中那尖刻,老辣的话语很难想象竟是出自这样一位少不更事的少女之笔。

有人说过,张爱玲是那种走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辨认的女子,也许,从那场民国烟雨里走出的她,有着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韵味。我想,那时的她一定有很多的仰慕者吧,只是绝代如她,孤傲如她,愿同谁携手仰望星辰,静守四季炊烟?

她的心门为谁虚掩?

二. 倾城之恋

最喜欢《倾城之恋》里那句“‘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看那是最悲哀的一首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像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生命是一场漫长不可预知的运行,晓风冷月,杨柳落英,都是弹指间的风景。都说爱情是一杯毒酒,多少人,依然含着笑,义无反顾地饮下去。

胡兰成,这个世人眼中不安于现状的浪子,狂傲自负的文人,卖国求荣的汉奸,就这样与张爱玲不期而遇。

“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该是怎样的男子让清傲如梅的张爱玲为他写出这样的词句。张爱玲与胡兰成刚刚相识便仿佛有说不完的话。文人间的倾诉,往往那一草一木都有了灵性。相识不到半年,他们二人便签订终身,许下了“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同修同住,同缘同相,同见同知”的誓言。

还记得《倾城之恋》结尾那句“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为了成全她,一个大城市都倾覆了。成千上万人死去,成千上万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此时的张爱玲与胡兰成相依相偎,男废耕,女废织。他愿为港,护她周全;她愿成舟,为他搁浅。正如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一样,他们二人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演绎了这样一场倾城之恋。

只是,她猜中了开头,却猜不到结尾。

三. 心长焰短

“心长焰短”,张爱玲说,她最喜欢这四个字,因为她觉得这是一个生命状态,人生的热情终会化为灰烬,那时,也许心还在,可是供你燃烧的物质已经那么少了。人世间的情缘亦是如此,有一天,当二人的缘分燃尽了,纵然有心挽回,也是枉然。

多情如胡兰成,虽然世间烟云倾盖,他在昼夜常宁。在战火中,他又与护士小周和朋友的庶母范美成产生了姻缘。当张爱玲得知此事,最终忍无可忍,让胡兰成在小周和她之间做出选择,胡兰成只说:“我待你,天上地上,无有得选择,若选择,不但于你是委屈,亦对不起小周……”

昨日那场倾城之恋,转瞬间便埋葬于滔滔江浪中,张爱玲面对这份无果之缘,写下了这句话“你到底是不肯。我说过倘使我不得不离开你,不会去寻短见,也不会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

我若离去,后会无期

四. 急景凋年

此后的张爱玲又结识了她生命中重要的两个男人,桑弧和赖雅,并与后者完成了她人生中第二次婚姻。不过,在我看来,这些都不再重要,那个曾经风华绝代的张爱玲已随风而逝,如果说胡兰成是张爱玲的刻骨铭心,桑弧是她的过眼云烟,赖雅则是她的沧海桑田。

大陆解放后,张爱玲选择移居美国,这样的做法,我们无法评论是对是错,我们知道的,是她的文字从此黯然失色。

人到中年的张爱玲在那个异国他乡居无定所,为生计而奔波。曾经名动上海的她竟落得这般境地。极目云天,飞鸿尚有归处,奈何这位民国才女却凄凉无依。晚年的她,更是离群索居,想要让世间一切人忘记她的存在。

张爱玲说:“我有时觉得,我是一座孤岛。”夜阑静,暮云收,惆怅心事与谁言说?

1995年9月8日,张爱玲在洛杉矶的公寓中,安详地躺在地摊上,平静的离世,一星期后,才被发现。

世间曾有张爱玲,世间唯有张爱玲,她永远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也许有一天,帝王将相作古,斗转星移成空,只有那点点墨迹仍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倾城往事……

相关文章关键词

《倾城――读《张爱玲传》》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