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宋词愁思

宋词愁思

2013-10-23 20:36 作者:寻闲窗畔 阅读量:35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品读宋词,品读大宋满朝的愁思。

每到春回,辞旧迎新,人们或多或少总会平添惆怅,长发几声感慨,可春风拂过也就烟消云散、消逝近无,全然找不出宋词中清丽的叹息。“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为向新愁,何事年年有?”风乍起,一池春水如初,被吹皱的却是男儿无边春愁,但凡俗如我等之流,真是断断不可相提比肩,更无此幽深意境。

宋词中的感伤愁思,出处无论男女长幼,相比现代人直白的寡淡,更显得意味深长。仔细品读,不管是相思的愁“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分离的愁“秋夜独处,离愁满怀”、思乡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还是崇高的爱国愁“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一个愁字,万种伤情,任何一方的愁思,从词中走出的都是清新婉约、细腻独特、多情重感。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那种望极愁生的无助,烟腾雨雾扑面而来,撩动千百年后的来人,抚词涕零……

黄昏,斜阳如织,盘坐在晚霞里,我的思绪逆时光在飞,穿越远去的风霜,细数着大宋飘落于天宇的依依伤怀。

花开花落间,马蹄声去远,游子心碎。孤寂的乡愁,涨潮般汹涌卷来,“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低吟宛转,却不失沉雄清刚,弥漫苍凉的悲色,怀乡情深。乡愁的青石板,爬满思念的烙印;缕缕的伤,丝丝的愁,在心底化为铭刻的痕。自古以来,戎马生涯之人为国家为民族,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别离报国的磅礴大气和豪迈,在大宋的留白里也是如此的煽情温婉,战马啾啾,军旗招展,横刀立马,风吹狼烟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意趣新颖但腾腾燃放的思乡情愁,矢志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复杂交融,让人百感交集,内景外情,发人深省。

皎洁的月光下,想起远行的夫君,孤单、寂寞困惑娇媚的新嫁娘,“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相思入词,让心情托付飘零落红潺潺流水,全词节凑急促,词调凄婉。云遮月隐,衣袂飘飘的小女人,一步一叹,仿佛天边一个不愿停留的梦,婀娜消失在历史的末梢……

大唐诗里有折柳,大宋词中满清愁。

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九曲黄河蜿蜒流淌,哺育出多少文人墨客;滚滚长江浩瀚激荡,又引渡了多少诗词歌赋的遐想?宋朝时民族矛盾尖锐,社会相对不算太平,人们的离愁别怨纷纷轻叩淡淡素笺,伴着淡雅的情怀,波澜起伏地诉说。

行走在岁月的羁旅里,长亭外古道旁,达官显贵也好,平民布衣也罢,或因功名利禄,或为养家立业,不管安于故里,还是漂泊天涯,宋人都将情感通过词意加以宣泄。哪怕专为身份最卑微的烟花女子作词吟唱的柳永,也将我迷醉进了他“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绝美愁思。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宋人聪明于音乐渲染出词意中的愁绪。说矫情也罢,对宋词的喜爱一直萦绕我,哪怕其被人冠以花气粉味浓重。南来北往的人生之路,或品或歌的大宋文字已成了可望而不可再得的风景,那些留下伤怀愁绪、恋感情丝的人们也已化为美丽的幽怨一起踱入似水流年,唯剩委婉哀伤的清愁,仍安寂涤荡于岁月的河流……

相关文章关键词

《宋词愁思》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