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酒文化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个中历史我不甚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现代生活中酒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说:“酒不仅能作为一种食物,更具有一种精神价值,饮酒不仅是饮酒,而是饮文化。”这样高层次的欣赏与评价我不敢妄加评论,也确实承认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存在,但放眼四周却只剩唏嘘。朋友聚会喝酒、结婚喝酒、谈生意喝酒、公司年会喝酒……经常看见的不过是觥筹交错、杯盘狼藉的惨景。也有个别人不愿如此厮杀,可是你没办法,劝酒的言辞永远多于推脱的言辞。你若不喝,那就是看不起朋友,对不起老板,实属目中无人、无情无义、伤天害理。在职场上流行这样的一句话,说你酒量的多少决定了你升职机会的多少,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光有能力与才华是不够的,你得在酒桌上叱咤风云才有可能在职场叱咤风云。这就是我们的酒文化,得拼命地喝,这才够义气。得有视死如归的喝酒气概,才有成事的可能。
酒能沟通感情,我们都这么说,那么为何喝果汁、喝茶、喝白开水就达不到这种效果呢?我觉得这得追究到酒的化学成分。酒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具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能让人兴奋、麻醉。通常喝了酒后,我们的话才多,所有无法言说的人与事这时候都有了合适的表达。于是所有情义一下子升华了,薄情寡义的人也开始信誓旦旦了,平平常常的人也变得无所不能了。这就是我们的酒文化,大概我们不愿清醒的面对世事,麻醉后,故事才多,承诺才多,本事才大。
酒是男人的挚爱,但男人的酒桌却离不开女人,在工作中尤甚。比如你谈个客户,光一大帮男人坐在酒桌上是不尽兴的,必定要有一个或几个招呼作陪的女子,否则,就索然无味了。所以女孩子混社会是不容易的,这种应酬满桌佳肴你不能先动一筷,你要做的是关心谁的酒杯空了。想要签单成功必然得陪着酒,陪着笑脸。不胜酒力的女孩子们常常被灌醉,甚至被欺负。我不想说所有人性都如此丑恶,但年轻的女孩们有几人没有经历过无奈喝醉的经历。这也是我们的酒文化,对女孩来说,更疲惫,更无奈。
醉酒驾车,屡禁不止,偶尔有不自己驾车的,也着实给出租车司机填了无尽的麻烦。酒后闹事,丑态百出,打开新闻一幕又一幕,可怜了无辜受伤的人,也可怜了辛劳的警察。这一切都是酒精的催化,何时何处,遗留下的是这样的酒文化。酒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应起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其发挥的只是糟粕,那又谈得上什么文化。如果,我们把酒当做一种温暖,而不是一种一段;如果我们把酒当做一点安慰,而不是全部寄托。如果,我们把酒当做一种交流,而不是一种筹码。真的爱酒吗,那么请好好得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