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错位解州

错位解州

2013-10-24 18:32 作者:苏漪 阅读量:30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人们在发掘历史,保护文物的同时,更应注重保留文物的原始面貌,记得杭州的灵隐寺在开发初期曾经大规模移植了许多人造景点,以致在以后的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时不得不又进行了拆除。问好作者。

天下之庙,文在曲阜,武在解州,老爷庙是我们本地人对关帝庙的别称,对老爷庙最初的印象是在十岁时在去西安的火车上从它的背后看到的那巍峨的宫殿,鳞次栉比的建筑。去解州逛老爷庙,是那时侯最神秘的梦想了,可许多条件的限制直至参加工作也没有如愿以偿。

??第一次去关帝庙是在一个初夏的季节,那是的旅游业还没有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旅游者寥寥无几,去解州的车上也只坐了几个准备回家去收麦子的当地人,车窗外那长在盐碱地上的麦子稀稀疏疏,像是生病的癞头上的几根头发,只有左侧窗外盐池上堆起的那时隐时现的硝堆让人略感兴奋和提神。

??车到了解州,也没有想象中的宽阔马路和市场,公交车径直钻进了一个大约十余米的巷道,直到看见了当时的解州潜水泵厂的门牌才知道是到了解州的东街,街道两旁还有旧时遗留的老建筑的痕迹,车很少,连自行车也难得一见,这大概是原汁原味的解州了,可能是想看老爷庙的心情太迫切了吧,觉得解州的街道怎么就这么窄而且这么长,当心中那种期盼的不满忍无可忍时,眼前却突然豁然开朗起来。车子神话般把人一下子带到了一个不同凡响的圣境。

??与狭小的街道不同,眼前开阔的场地让人压抑的思绪猛然间得到了无尽的释放,西北方殿宇森森,树木葱茏的老爷庙格外引人注目,西南方不算太高的民房之类的建筑和结义园的牌楼多少显得有些相形见拙,从东面街道延伸出来的马路曲折向西把这天上人间截然分开,东南方那粉饰一新的仿古建筑在老爷庙的映衬下越发显得俗不可耐。马路边进入老爷庙的石牌楼古老而凝重,让人不由得肃然起敬。那三三两两散落在石牌楼附近高高红墙下的算命先生历经风雨个个倒像是附着了关老爷的魂魄,挺着幅古铜色的脸耷拉着脑袋,那间或转动的眼神像是在仔细揣摩着每个光临此地的陌生人心思。

??进入庙内,宏伟的气势,精美的建筑,和那万世人极的氛围自然不必提说,让人最为惊叹的就是那种原始的美,和那不加任何修饰的真。整个庙宇几乎不见现代彩绘的痕迹,照壁、端门、雉门、午门、山海钟灵坊、御书楼和崇宁殿全都保存着原始的油漆状态,没有一点现代人添加的色彩,斑驳的壁画,龟裂的椽头,泛白的木实本色虽然陈旧甚至让人多少感到有些悲凉,但历史的厚重,文化的积淀,关公的忠义仁勇和诚实守信似乎都被这原始的美诠释和融化了。

??人们在发掘历史,保护文物的同时,更应注重保留文物的原始面貌,记得杭州的灵隐寺在开发初期曾经大规模移植了许多人造景点,以致在以后的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时不得不又进行了拆除。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关帝庙的开发没有走这样的弯路,修旧如旧让结义园重新焕发了昔日的风采,那原汁原味泥巴搅麦草、白灰抹面的结义坊,和锈迹斑斑的铁狮子,以及深陷数尺尚可见根基的结义坊基座无不让人感到我们关帝庙的份量。庙前的广场扩大了,但我们保留下了古老的火神庙,解梁城变新了,但古朴狭长的解州街道有幸没有被拓宽。现代交通管制虽然限制了游客穿过昔日古老的街道去感悟关帝庙的宏大,但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建议你从解州的东关下车,穿小街,恤民风,来领略我们老爷庙的别样风采。

??一位网友说的好,没有现代油漆痕迹是解州关帝庙的最大看点,没有改造的解州老街是洞察解州关帝庙的一扇绝好窗户。

相关文章关键词

《错位解州》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