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童年时的抗日故事

我童年时的抗日故事

2013-10-22 12:51 作者:孙厚举 阅读量:23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1944年4月,春暖花开,大地复苏,南方飞来的燕子开始衔泥筑巢。在一个黑夜里,一支60多人的部队静悄悄地走在微山湖西田间小道上,这支队伍就是新四军苏北纵队的一个连队,昨晚奉命到湖西一带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他们连夜住进刘码头村。

几个月来,日本鬼子和汉奸队(伪军)常常窜到乡下抢掠财物,祸害百姓,闹得人心惶惶,老百姓早就盼着枣庄飞虎队开过来打跑日伪军。今天见到新四军,大家分外高兴,家家户户忙着为新四军做饭,安排住处,汉奸、恶霸、地主则闻风逃到县城或伪军据点里。

新四军到达刘码头村以后,首先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联合各界人士抗击日寇,成立抗日联合政府,组织农协会、妇救会、儿童团、姊妹团。那年我7岁,参加了儿童团。记得当时我头戴白兰相间6块瓦的军帽,身穿家织粗布白衬衫,腰束暗红色皮带,肩扛红缨枪,站岗放哨查路条,好不威风。

有一天我和莲花正在村东头站岗,忽然看见一个货郎摇着货郎鼓径直向村子里走来。我拦住他说:“路条?”

那人在身上摸索了半天,才从衣兜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我一看,字迹模糊,也没有公章,便觉得此人十分可疑,就把他带到了抗联队部。

经审讯后,他交待说:“我叫张老二,是枣庄警备部派我到刘码头村与刘德才联系,索取抗联活动情报。上次刘码头村召开联席会议的情报,就是刘德才的女儿刘英兰送出的。”

抗联主任郑允礼警告张老二:“只要你改邪归正,抗日政府可以既往不咎。”并告诉他,要按你们的原计划与刘德才联系,如有欺骗,严惩不贷。

放走了张老二,郑允礼立即派儿童团团长刘洪元和我尾随其后。张老二在刘德才家门口猛摇货郎鼓,招来不少妇女和小孩前来买针线和玩具。等到人走街空,张老二便鬼鬼崇崇地溜进刘德才家中。正当刘德才将情报交给张老二之时,刘洪元和我及时赶到,立即从货郎身上搜出刘德才交给他的情报。刘德才无话可说,被押到抗联指挥部看管起来。

刘德才被抓的消息很快传遍全村,大家奔走相告,议论纷纷:“这老东西,当面是人,背后是鬼。”

“什么善人,实足的恶棍。”

“我们都被他的假向给蒙住了眼睛。”

“我早知道他不是个好东西。”

“那你为啥不揭发?”

“我不敢啊,他二儿子是汉奸,有名的活阎王。”……

第二天上午,由刘洪元带头,我们几个儿童团圆敲锣打鼓,用一根麻绳牵着刘德才游街。

刘德才戴着纸糊的高帽,上写着“假善人,真恶棍”六个黑字。他耷拉着脑袋,弓着腰,没有了往日的威风。他们沿着刘码头村的大街小巷走了一圈,又拉着他到附近几个村游乡,从此,刘德才威信扫地。老百姓看清了刘德才的真面目,纷纷向联合政府揭发刘德才的罪行,郑允礼看着条件已经成熟,决定召开批斗刘德才的大会。

斗争汉奸地主刘德才的大会,设在刘码头小学校的操场上。全村男女老少早早地来到操场,外村也有不少群众参加。儿童团、姊妹团排好队伍,站在会场中间。会场内人头窜动,红旗飘扬,歌声嘹亮。会场外小商小贩云集,“凉粉、包子”等小吃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引来不少孩子争相购买或围着观看。

斗争大会开始,郑允礼高喊:“把汉奸地主刘德才押上来!”

两个青年把刘德才推上临时搭建的木台,他低着头站在台上,不敢看人。台下一阵骚动,不一会平静下来。这时刘洪元带头领呼口号:

“打倒汉奸刘德才!”

“清算刘德才的罪行!”

“消灭剥削!”

“减租减息!”

“还我土地!”

“讨还血债!”

接着群众上台揭发刘德才的罪行。长工杨德亮推开众人,走上平台,他指着刘德才说:“你表面装成善人,实际上你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魔鬼。”

他转向大家大声说:“我给他家当长工3年,年终结算,他七折八扣,到头来我还欠他1石5斗谷子,又让我给他白干了1年才算完事。”

一位面黄肌瘦的老太太,在孙子的搀扶下登上平台,控诉刘德才的罪行:“民国15年,我孩子她爹没日没夜地给他家干活,累得吐血。后来得痨病死了。我家向他借了10块大洋,给孩子他爹办丧事,想不到两年下来竟然变成了50块。我家吃的都没有拿什么还账?当时,他大儿媳妇生孩子,就让我闺女伺候他媳妇坐月子抵债。一天晚上,我闺女竟被他大儿子奸污了。我找刘德才说理,这个人面兽心的东西,还血口喷人,说我闺女勾引他的儿子。可怜我那17岁的闺女羞于见人跳井死了。”

老太太泣不成声,说着就用拐棍去打刘德才,被台上的青年制止住了。这时台下一片斥骂声:“刘德才不是人,血债要用血来还。”

“打倒地主刘德才!”

这时,群情激愤,大家纷纷要求严惩刘德才,血债要用血来还。

斗争大会之后,在联合政府的主持下,将刘德才多余的土地,分给了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把他家的粮食、财物也拿出一部分给贫苦群众。至于刘德才的处理,由司法部门决定。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童年时的抗日故事》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