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困惑
前些天,给一远方的才女打电话,聊了一阵后,才女说,咦,我发现你的声音跟上次的不一样嘛,上次像男声,这次蛮有小女人味了哩。
啊?难道我会变声不成?
连忙解释,上次她电话我,用的是固话,一看是远方区号的陌生电话,第一反应是骚扰,可能态度不甚友好,声音特大,咋咋呼呼的;这次是我主动电话她,当然得装温柔啦,对吧?
回想了一下,或许,人在不同的场合,难道声音会有微妙变化?
特别特别好奇,按捺不住,上Q直接请教一好友,初时对方莫明其妙,听我一说明,忍俊不禁,狂乐。俄而安慰我,你声音挺好的呀,我听的都一样的,不过急起来时确实有点咋咋咋的,能体会出性格特直爽,平缓起来,就是很温柔的那种,既有沉静的一面,也因热心而有急的一面………这好友一般不撒谎,看来这是比较公正的评论。我赶紧表态,“那我以后一定注意,争取别那么咋咋咋的啦,看来我给人的第一印象吧,真是不咋滴。”朋友连忙阻止:“哎,可别,因为这才是你呀,否则,呵呵,就失真了呢。”
不由得,我也忍不住,大笑。
说实在的,别人的声音耳熟能详,自己的声音,偏偏竟是陌生的,稀里糊涂中那么多年,从来不清楚自己的嗓音。第一回听到,是在父亲生病的那段日子,家人轮换陪护,录了视频,播放时,画面、声音逼真,所有家人的声音,那么熟悉、亲切,其中掺杂着一个相当陌生的声音,感觉好别扭,竟然是自己的,怎么听怎么不舒服。唉,汗颜哪!
有的人的声音特别好听,有的带有磁性,有的非常甜美,让人一下子就生发好感,喜欢上了,而我视频中的声音,生涩得很,让我对自己特没信心——我疑惑的是,别人的声音,那么悦耳,偏是我的音质,居然如此难听?惭愧惭愧!
有人一言道破:其实,那是你不熟悉自己的声音罢了,不习惯。
是吗?我更糊涂了。
一直以来,我非常享受那份随意。朋友同事之间,无论给谁打电话,从不自报家门,一声“喂——”或者一声称呼,哪怕分别多年相隔久远,熟捻的对方就会在第一时间正确辨别出,亲昵地叫出我的名字,这是何等开心的事情哪。不论贫穷富有,不论权高位低,不论尊长年幼,一律平等,直呼其名,没有伪装,没有包袱,畅所欲言,那种感觉,真的特别舒畅。
有一回,主任接了个电话,然后唤“阿张,你爸的电话!”众人惊诧不已,继之反应过来——主任初来乍到不知底细,阿张的父亲,早几年已经病故,此电话定是她老公打来的。难以置信的是,阿张老公,蛮年轻,可电话中的声音确实偏于苍老,沙哑,迟缓,像极了上了年纪的老人,难怪主任要误会。
奇怪的是,有的人,上了年纪,声音却相当相当年轻。某回我电话一好友家,对方一接,正是本人,刚想说话,对方说了,她买菜去了,你是哪位呢?要不要我转告……当时有点懵,声音好像哪,怎会不是本人?事后跟朋友说起,她哈哈大笑,“还有谁呀?那是我妈!上当受骗的又不止你一人,所有人都说她的声音跟我特像。”我还是疑惑,你妈?八十多高龄了呀,声音怎么会那么清脆,听力还那么好,反应还那么快?朋友狂笑,再加上一句,头发还那么黑呢……捧腹呀。
许是急性子,本人最欣赏字正腔圆、语速较快的表达,不太喜欢拖着长音的描述,貌似能听得明白,实是让人发狂,有时候,一旦主持人说得太慢太缓,我会感觉气喘不上来了,难受极了,立马换台哈。
因而,我依然还在好奇,别人耳中,我的声音,不会是那种特难入耳的吧?
但愿不会。
否则,岂非对不住人家,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