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情深
我痴迷葫芦丝这种乐器,真如某些电视剧中所描绘的情节那样纯属偶然。
那一年春节,在人潮“汹涌”的人们公园里,看到三两个卖葫芦丝的。他们双肩斜挂着一两个布口袋,里面倒挂着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葫芦丝,把整个布口袋塞得鼓鼓的,似乎没有一点缝隙儿。他们边走边吹,那声音是一下子吸引了我,仿佛月光下的一股清流,不染世俗的尘埃,绵亘着,徘徊着,幽幽地淌进了我的心田,搅起一丝丝清涟。那旋律柔柔的,蹒跚着,摇摇摆摆,弯弯曲曲;又伶伶俐俐,蹦蹦跳跳,灵动着,飞翔着,在城市众多嘈杂的声音中卓尔不群,悄无声息地扑进我淡蓝色的心海,渐渐浸润了我的心扉。
我拿过来一看,三根竹管连缀着一个赤黄色的葫芦,构造十分简单,但居然能够发出如此婉约美妙的清音,我当时就很有些入迷。我试吹了一下,卖葫芦丝的那个小伙子也非常热心。但我自己只觉得手指僵硬,竹管的孔也按不严实,发出的尽是些杂音甚至怪叫,不免心里又有一点失落。卖葫芦丝的连忙鼓励我说慢慢来,很快就会像他一样的。
“多少钱一只?”我随口问道。
“这个十五元。”那个小伙子试探着小心翼翼地回了一句。
我心里咯噔一下,拔腿就走。因为按那时的物价,对于这样一只比较粗糙的葫芦丝,虽然说价格不是很贵,但也绝非是便宜。
“那十元嘛。”大约是很难遇见一个知己,他的语气显得很诚恳。但不知什么原因,我还是硬气地离开了。
几步路之后,待我回头的时候,我发现卖葫芦丝的小伙子似乎并不生气,又平静地将葫芦丝放进硕大的口袋,然后慢悠悠地离开了。他且行且走,渐行渐远,仍旧是一边吹着,轻步慢摇。我再一次回头的时候,他已经是早就被淹没在密密匝匝的人流中了。可是他吹奏的葫芦丝音乐恍惚飘飘渺渺,晃晃悠悠,歪歪斜斜,忽远又忽近;似乎有,又仿佛没有,若断若连,丝丝缕缕,低柔婉转。这声音从杂乱的人群中顽强地钻出来,碰碰闹市里高高低低的楼宇,挠挠街边墨绿色的道旁树,洗去一路烟尘,清清纯纯地溜入我的心海,久久萦回彷徨。又仿佛在生长着一个春天的故事,将我在冬日里遗留的有些悲凉的心掀起一片片嫩绿的童话。
我那时候确实有些后悔了,心里直涌动着好想回去买下葫芦丝的念头,但同时又在心里激烈地挣扎着。我甚至向后面挪动了几步,然而也许真的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再回去,最终我还是在无限的依恋中慢腾腾地离开了那个地方。尽管我时不时还留恋地回回头,似乎又像是在找寻着音乐传来的方向。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我算是“彻彻底底”地后悔了!那葫芦丝的音韵恍然神秘的梦境一般,时时包裹着我的身体,萦绕在我耳旁,又轻轻地撕咬着我心里淡蓝色的田园,仍旧是一丝一缕,牵连着我的魂儿,让我动弹不得,欲罢不能。
早春的日子里寒冬的气息远远没有完全褪尽,依旧是难得见到几片温暖的阳光,一派迷茫凄冷的景象。我再也坐不住了,在下班之后,飞快地骑上那辆浅蓝色的电动车,风风火火地来到人民公园卖葫芦丝的那些小伙子们曾经游走的地方。我的眼睛不停地搜索着,同时又凝神静气,伸长了脖子,侧着耳朵,企盼着那熟悉的音乐再度传入我的耳朵,融化在我的心里,飞扬起阴霾心海里一片片绯红的云霞,开出朵朵美丽的花冠。我怅然若失地四处张望着,在他们过去站立的几个地方随意的游荡着,渴望能碰见他们中的一个,然后毅然决然地买下一只葫芦丝,以解自己的饥渴之情。
第一天过去了,我带着些许失落离开了。
第二天下午,我依然是带着同样的感受悻悻地走了。
第三天黄昏,在点点滴滴地细雨中,我还是倔强地来到了那个地方,翘首以盼……
我那时是终于死心了,那个春节我始终没有再等到卖葫芦丝的小伙子!
但不管怎样,后来我还是买了一只塑料葫芦丝,从此我对葫芦丝练习的如痴如醉也就开始了。这支葫芦丝的音色比专业的葫芦丝差得很远,更谈不上是天籁之音;但总的来说,除一两个音外,多数发音还过得去。所以很快,大约也就是一个月左右,我的这支赤红赤红的塑胶葫芦就被吹烂了,第一支葫芦丝就这样“活生生”地被我摆弄坏了。
几番纠结之后,我又到专门的乐器店买了两支稍微好一点的,音质自然也比那只塑料的葫芦丝好了许多。这样以后,我在没有任何老师的情况下真可谓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了!在工作之余,办公室里总会传出葫芦琴音。才开始肯定是磕磕绊绊,不甚流畅,甚至可以说不是乐音。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加之我读师范时候的班主任本来就酷爱音乐,虽然他教授我们数学,但他的一手小提琴拉得让我们如羡如慕。有一天上晚自习,他让我们一边做作业,一边给我们完整地演绎了《梁祝》这首小提琴的经典名曲,至今那熟识的动人旋律还时时在我的心里响起。正因为如此,所以我很早就碰过小提琴,尤其是对口琴、二胡、吉他更熟一些;近些年来又接触过萨克斯等一些乐器,早就会识一些不太复杂的简谱,说实话,这对我自学葫芦丝帮助很大,所以我进步也很快。
随着时间的流走,我的葫芦丝是越吹越顺畅,现在是能够比较熟练地和着伴奏吹奏常见的曲目,时不时引得三两个同事驻足观望,在我的办公室门口伏身觅寻着音乐传来的方位。有的是翘起了大拇指,有的是惊讶地赞叹道:“我还以为是从哪里放出来的呢!”还有的甚至是喃喃地唠叨着:“没见过吹葫芦丝吹得这么痴的呢!”随后又轻轻地摇摇头笑了笑,静悄悄地走开了,似乎又在感叹着点什么?!
现在我的生活中已经不可能没有葫芦丝了,尽管它或许被一些所谓的专业音乐人士不屑一顾,瞧不上眼,甚至无不鄙夷地说道:葫芦丝算什么乐器,怎能登大雅之堂。但我的经历觉得它实实在在是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首先是造价低廉,初学者几十元便可买上一只,专业演奏的也不过区区几百元,普通人家都可承受,便于普及;其次体积轻巧,便于携带,不似钢琴笨重如棺材,几个彪形大汉方可搬运;再者,音色也还可以,又有着其它乐器不能替代的韵味……
我有时候也向好友幽幽地感叹道:“沉浸在葫芦丝音乐中的感觉真的很好啊!真的呢……”然后就默不作声了。快乐的时候,我吹一首欢快的曲子;悲伤的日子里,我奏出一些哀婉的音符。在繁杂的上班之余,甚至中途休息的时候,我也会吹上几句……
哦,葫芦丝,我的最爱,我的一片葫芦情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