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陈”请民工吃饭,敢问“秀”从何来?
我一直都不太喜欢愤青。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中,我都时刻鞭策自己,要平和心态,淡定情怀,比较理智客观的分析一些现象和问题,以免那天不慎沦为一个盲目的“失心疯者”。但是,这个社会的某些“怪状”有时真的无法让我在最深的绝望里看到哪怕一丁点儿的美丽!难道,我终究还是“愤青”了?
据说这几天陕西省副厅还长陈里是相当地“焦头烂额”。究其缘由,是因为他相当深切地“明白农村人心里的凄伤与绝望”,而且还“千不该万不该”地请几个农民工吃了一顿饭。还据说啊,为了这个事老陈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就纳闷了:“请他们吃饭,我这样做错了吗?”
你还别说是当事人老陈了,就连我小温这个与此事八竿子打不着的后生都郁闷态,还怎么就成作秀了?难道只有让我们的百姓跪求与“衙门口”而群官不见,让我们的城管追着小摊贩满街‘乱窜”,这才就叫“真性情”?
更何况人家老陈是以一个“三农问题研究学者”的身份请农民工吃的饭!学者嘛,要研究问题当然就得走近研究对象了啊!他是三农问题研究者,你说他不走近农民工他走近谁啊?那既然是要“走近”他们了解一些“问题”,那要点饭菜边吃边聊岂不是再正常不过了?难道还随便把他们拉在街角蹲下来了解不成!若如此,除非那个农民兄弟吃撑了没处消化才会给你掏心掏肺的讲“情况”!再说,老陈在约农民工的时候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他自己长期关注“三农”问题,这次请客的是“三农问题学者”陈里,而不是“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他都如此这般地表示约农民工吃饭纯粹是自己周末的一次个人行为了,为什么还是有人对他的“个人自由”而说三道四呢?而且还是堂而皇之的以“质疑”的态度!这个世道真是令人贻笑大方!
再退一步来说,即使人家老陈就是以公安厅副厅长的身份请农民兄弟吃的饭,那又如何?小温想了一天一夜也没觉得有何不妥啊!人家老陈就喜欢接近农民,就喜欢与民同乐,怎么了?任何一个读过《醉翁亭记》的小屁孩儿都知道,早在1000多年前的欧阳修就与民同乐了,而且也没听说有人指责他作秀啊!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公务员,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公民,对于弱势群众,虽不能一一救助,但是,在他们面前,压低我们的嗓门,放慢我们的脚步,回头向他们望一眼,说明我们的心还是热的。”小温自认为是一个不太容易被感动的人,但是当我看到老陈如是说的时候,我的感动不可遏制。我不相信,一个人作秀的水平会这么贴近大地和良心。
一个国家干部,只有切实的走近普通老百姓身边去,他才有可能真切地感受到百姓疾苦和民生之重。老陈这样做了,所以面对那个在微博上流传甚广的“城管追逐卖橘子的小贩”的视频,他才会有以下“接着地气”的评论:“一个进城农民后面就是一个家,一担农副产品可能是几个月的收成。我们的大中城市还做不到无摊贩城市。解决三农与城市建设这个矛盾中,首先还是民生。要文明执法,教育为主。”
我想,只有那些站着说话不嫌腰疼的人才会忽略民生疾苦,而整天冠冕堂皇的高喊“城镇化”的高调!只有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城管队伍才会丧心病狂地追着可怜的摊贩妇女满街疾跑。别看他们活着,其实他们已经死了!他们不知道“流动摊贩,那一小车的东西就是他的命根子”!因为他们已经失却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悲悯与理解。
“当城镇化的进程和民生发生博弈的时候,城镇化必须要给民生让路。现在有众多社会问题,但这不是民众有问题,是我们和民众接触得太少。战争年代,我们经常在农民家吃,在农民家住,农民为了救我们的孩子,会把自己的孩子送给敌人。现在为什么我们请农民吃一次饭,会被如此引起关注?”还是老陈说的好!还是老陈问得好!
最后,小温不得不说,现在有些人是真的患上了“作秀敏感症”!小温真的担心,这种妄加质疑的“病症”会刺伤人们的趋善之心!就像老陈一样,不过是请几位农民工兄弟吃了顿羊肉泡馍,结果就不出所料地被指为“作秀”和“炒作”,如果我们动辄就给体察民情、躬行践履的官员扣一顶“作秀”的大帽,那谁还敢以人际良性互动的方式俯下身去拥抱萎缩在生活一角的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