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校外炕馍人

校外炕馍人

2013-10-03 21:03 作者:尘埃一花 阅读量:25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秋收麦播之后的一个下午,校门南20米远处,路的东面,突然来了一对老年夫妇,都有五十多岁,鬓发斑白。他们用竹子和旧塑料搭了一个篷,又从家里拉了床、三斗桌、煤炉、鏊子和锅碗瓢勺等。待一切摆放停当之后,男的开始笼煤炉,烟很快充满了整个塑料篷。

他们正对着我住室的窗户,我坐在窗前,一抬头,就能看见他们。他们是炕火烧的,附带烧些稀饭。夜里,他们就睡在这篷里。早上五点多一点,他们就起床,揉面,炕馍,烧稀饭。除了双休日,天天如此。

一天三顿,尤其是早饭和晚饭时间,学生常常把他俩围得水泄不通。男的收钱,找钱,取火烧。女的盛稀饭。他们脸上都笑盈盈的,嘴里还说着什么。来得早的学生,买个火烧,盛碗稀饭,蹲在路边,香喷喷地吃着。来得晚的学生馋巴巴的看着,耐心地等着火烧出炉。那里充满了温馨。我常常坐在窗前,赏心悦目地看着这场面。

一个早饭后,我在办公室门前闲坐,无意间听到两个同学的谈话。高个子同学说,这馍恁大,恁焦,恁香,比街上的好吃多了。低个子同学说,街上一个卖五毛,他们一个才卖四毛,太便宜了。我心里微微动了动,站起来,走出校门,第一次来到火烧摊跟。这里有几个学生正在等着买火烧。

“拿去吃吧,没钱算了”。炕火烧的大叔从炉子里取出一个热腾腾的火烧,用一张纸包好,递给一个八、九岁光景的小女孩。

小女孩腼腆地站着,不接,也不走。那位大婶走过来,接过大叔手中的火烧,塞到小女孩的书包里。“这孩子从小就没了娘,挺可怜的。”大婶像是对我说,又像是自言自语。

看着大叔大婶的举动,听着他们的话,我心里热乎乎的。我想说点什么,可嘴张张,一时又不知该说些什么,就这样怔怔地站着。

几个同学买到火烧,欢天喜地地走了。我掏出一元钱,放到大叔揉面的桌上,拿了两个馍,转身就走。大叔一边“老师、老师”地喊着,一边小跑着追上我。“要啥钱哩,娃们在这儿上学时,你们当老师的没少为他们操心花钱。”大叔心存感激地说。我不要,大叔硬要给我,我俩在校门口拉拉扯扯了好一阵儿。身边二十几位老师和学生看着我们,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先收回了那一块钱。

转眼冬天来了,这个冬天,风特别大,雪特别多,天特别冷。可炕火烧的大叔大婶仍无回家之意,和往常一样,早晨五点多就起了床,晚上十点多才睡。每每看着他们,我就感慨良深,心境难平。

这是一个雪后初霁的早晨,寒风凛冽,滴水成冰,我早早起床,踏着地上黑黑的溜冰,去看他们炕火烧。大婶在给火烧翻身,大叔在揉面。破旧的塑料篷被风刮得呼啦呼啦直响,风从几个碗口大的洞里涌进篷内,他们沧桑的脸冻得紫红。

“天这么冷,你们又一大把年纪了,还受这罪?”我心里涌动着浓浓的怜悯之情。

“娃们学还没毕业,还得花钱。不要紧,干起活,就不觉得冷了。”大叔抬起头,笑着说。

“家里还有人上学?”

“大娃儿在山东上大学,二娃儿在郑州上大学。”大叔仍然一脸微笑,这笑容里满是自豪和欣慰。

“那一年可得些钱花。”

“一年得近两万元。这没啥,再艰难几年就好了。”大叔满怀信心地说。

“街上都卖五毛钱一个,你们也应该卖五毛钱一个”。

“咱农村人种个庄稼,挣俩钱不容易,娃们上学艰艰难难的,卖四毛钱一个算了。”大婶笑着说,带笑的脸犹如一朵线菊。

我沉默了,心里掀起了浪潮。此刻,我由大叔、大婶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想到了世上许许多多的为人父母者,他们有着一颗多么美好的心灵!有着一种多么可贵的品质!在困顿的生活中,他们仍乐善好施,仍乐观向上。想到这里,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赶紧转身回了学校。我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在大叔、大婶面前,流下泪来。

相关文章关键词

《校外炕馍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