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沉思录
有人在网上问:“六月最热的是什么?”此语一出,绝大多数人答曰:“天呗!”这也许是标准答案,却不一定是最准确的答案,因为大家忽略了一个热烘烘的事物:高考。
试想,中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农村到城市,从山区到平原,千万学子,浩浩荡荡地奔入考场,举国上下关注、数以万计人员为之服务的高考,这是何等热烈、壮观的场面!国外没有,恒古罕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有的“选秀”场面,能不热么!
对于高考,褒贬不一,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反对者曰:“人世间路有千万条,何必去挤高考这条独木桥。”
功成人士韩寒说:“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今后“将继续不遗余力的说高考和大学的坏话。”
更有甚者大声疾呼要“取消高考”!
为了说明高考的弊端,还有人举出现代版“范进中举”的故事。说是多年前,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老师眼中的“状元”,却是屡败屡战。第一年差一分,第二年差两分,第三年再差一分,第四年——他疯了。最后还不无调侃地说:范进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而这位“状元”却没有。于是得出结论:高考这枚钉子实在可恨,必须立即拔掉!
取消高考,对于广大百姓来说,福兮?祸兮?一言难尽。现如今就业的机会虽然很多,但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要谋到一份工作,上大学算是一个捷径。就拿我们油田来说,进油田的门槛是大学本科毕业。倘若想找份好工作,或是将来要有所作为,上大学也是明智之举。
有人会说,华罗庚没读大学,韩寒“庆幸自己没去上大学”,却照样名扬天下。笔者认为,这只是个别现象,个别现象不能代表一般规律。事实上,上大学的人,成就一番事业的人远比未上大学的人多得多,试看天下精英、权威、名流,有几个没上大学?多少著名科学家、国家高级领导人,不仅上大学,还是名牌大学呐!所以高考热,考研热,出国热,热度不减。无怪乎千千万万的家长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千千万万学子去挤高考这条独木桥。
还是听听学子及家长的声音吧!
建议取消高考,纯粹是痴人说梦!
取消高考后,有多少家高校能够积极主动去大山里招收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学生?
我现在读高三,我已经接受高考了。高考是全国最公平监管最严的考试!
不能取消高考!平民百姓没有走路子的能力,全靠高考改变命运呢!
高考不能取消,高考要是取消,平民的孩子就更没机会参与竞争了。
我是一个高一学生的家长,我认为高考不能取消。但应该改变录取方式,例如分数应分三部分:品德、能力、知识分。
考试应该是一把尺子!试想没有尺度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只有真本事才不怕考试。国家兴盛靠科技,技能。不靠白卷先生张铁生那样的人。
支持高考,这是全中国最公平的制度,是弱势群体子弟得到高等教育资源的唯一途径。
我觉得之所以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情况,是因为其他的升学途径不被重视造成的。比如技校就能让学生学到专业技能,同样可以为社会创造财富。
笔者觉得,普通百姓不要幻想取消高考会带来福音,取消高考,遭殃的是老百姓。
到目前为止,自学虽然也能成才,但学校教育仍然是培养人才的最好途径,尤其是高等学校。
我是高考拥护者,也是高考受益者。如果没有高考,我一个农家子弟,很难有出头之日。事实上也是如此,我是村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我庆幸自己考上了大学,我没有韩寒那样的感受,是大学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赞美大学,希望我的后代都能受到高等教育。 但是,我不是“唯大学”论者,只是希望孩子能上大学,在青年时代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我们个人没有条件,也没有这个能力把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只能依靠学校教育。如果孩子考不上大学,我也不会怨天尤人,“条条大路通罗马”、“行行出状元”,这个道理我懂。但是对于我的后代,第一是上大学,如果考不上大学,再想其他出路也不迟。
高考是中国的现实,短时间内高考不但不会降温,反而还会继续热起来,普通百姓子女的出路实在太少,唯有高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