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轶事――云哥造车
云哥可以说是我家的邻居,那时我们住在小山上,在山上相当于现在的一楼,而云哥家就在三楼,也是山顶上。他原来在乡上的农机站干过,后来农机站解体,自己干起了个体。云哥没有上过学,但心灵手巧,眼力很好,人又勤快,所以在村上可以说是一个能人。好多工具,他看看就可以模仿制造出来,有的像是机械修理之类的,他自己琢磨琢磨就能摸出门道。当然云哥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心才,而不是理论知识。说实话,给他一张机械原理的图纸,他也看不懂,因为他一天学门也没有进过,斗大的字一个也没识下。他自己也曾经感叹:我们是吃了不识字的亏了!
那时我还在上学,后来参加工作初的那几年,云哥还在我们那里生活,过了几年,云哥就搬走了,那是后话。在最初的影响中,我佩服他的是自己制作电视天线的事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小山沟还没有转播电视,当然大多人家也没有条件买电视。不过个别人家还是买了,同时买了南方制造的天线,比如当时电视广告中就有个“001”天线,据广告中的说法,是任何地方,畅通无阻。所以个别人家相信他的神奇,就买了电视和天线。但是,不管怎么捣鼓,就是没有声音也没图像,那时流行张宝和的相声:买了个电视没情况,光有声音没图像。现在却比相声里说的还差,所以买电视的人家心情遭到了极点。想尽一切办法,把物理老师也请来了,接触过电视的人都请过了,奇迹最终还是没有发生。
云哥家庭条件在村上也是很不错的,因为在那时他吃过公家饭,肯定和一般人家不同,和别人相比,似乎从来不缺钱。所以最早买电视的为数不多的几乎人家中,就有他。当然开始谁都没有注意到,云哥只是买了电视而没有买天线。直到有一天,小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们才听到他家的电视接收到了信号,图像和声音都很清晰。好多人便涌到他家,一看,果真如此。只是不知道他是怎么捣鼓出信号的。一问,也不是那种“001”之类的花了几百元钱买的。原来是他用做电线用的铝丝自己扎在木杆上,接上电缆线,经过几天不灰心不泄气的努力,最终成功接收到了几十里之外的地方发射出的信号。人们自然啧啧称奇,对他佩服有加。买了电视的人家便求他帮忙,他爽快地答应,说现在做起来很简单,只要找来铝丝就行。那东西也不是特别难找,不出一两天,谁家的电视都是音画逼真了。大家未免感叹:大厂家制造的,还不如一个土牛木马制造的。我也对他佩服万分,他肯定不懂那些原理,但却自己制造出了天线,真是了不起。
云哥家有了电视,开始几天,左邻右舍都去看新鲜,但几天之后,新鲜的感觉一过,谁都不在去了,怕,麻烦和打扰人家。但云哥这人对人很客气热情,他自然明白大家的想法,于是晚饭过后,便去邀请邻居到他家看电视,还说什么早了也睡不着,一家人也是看,人多了也没多浪费什么,何况人多了看起来还要热闹,人少了冷冷清清没意思。盛情难却,大家只好去看。那时他常常来邀请我的父母,还说什么自己不识字,当时热播的《封神榜》之类的,看起来很不错,只是不知道来龙去脉,我父亲读过书,讲解起来才有意思。凡是到他家看电视的,他都倒茶装烟。很是热情。别人不好意思,推辞说不喝,他反而会见怪。
当然最让大家佩服云哥了不起的事情还在后来。那时有极个别条件好的人,买了农用三轮车,这东西用的是柴油机,方便灵活,庄田地里和家里杂货,用起来和别人家相比,简直就是一步迈进了现代化,大多数人只是好奇,围着看看,解解眼馋,自己说什么也是奢望。云哥也去看了,不过他看的很仔细,或者说很专业,因为在看的过程中,他就能够说出那个地方起什么作用,那个地方应该怎样操作,直说的买车的人连连点头。没过多久,人们却迎来了见证奇迹的时刻。我们听到所住的山上传来了三轮车的“突突”声,不知道谁开车在山上,因为当时我们住的山上还没有人买车,于是去看,结果看到云哥在开着。大家以为云哥也买了,就去看热闹。围上去,看到的车模样和别人的差不多,只是没有商标之类的。众人疑惑不解,问他怎么买的车和别人的不同,云哥笑了,说不知买的,是那天看了之后,自己买了柴油机等制造的,开始大家还不相信,认为云哥是在开玩笑,但左看右看,和别的就是不同,再加上见过云哥造车的人也证实了云哥所说不假,这才惊讶得嘴都合不上了。想不到小小山村,还有能够造车的能人,正是了不起!结果,没过几天,不仅全村的,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云哥造车的传奇,很快周缘几十里,都在议论纷纷。不仅如此,几天的实践证明,别人买的车,力量还不如云哥自己制造的,这个结论当然是比较以后得出的。比如,云哥的车能上来我们住的山上的大坡,别人的就不行。好多人很纳闷,难道上当了?云哥解除了他们的疑惑,他说大厂子造车,主要依据平原地带的特点,三轮车在当时主要是山东等地生产,所以不了解我们边远山区的特点,因此除了柴油机马力小,其它构造也略有不同,我自己制造的时候,是进行了改进的。大家一想,自然是这个道理。有的便将就着使用,性子急的人却请云哥给自己的车进行改进,包括换柴油机。结果改进之后,和以前大不相同。
我一直为云哥出生在小山沟没有用武之地而遗憾,心想如果他到了大型机械厂,肯定是个出色的技术人员。不过后来他到了离我们老家不太远的一个比较繁华的镇上,开了一家农机修理部,开始只是做些电焊修理之类的,没几年,便做大了生意,雇佣好几个人,开始搞加工,什么土暖、保暖屋顶等,后来不断发展,甚至造出了适合当地使用的旋耕机,畅销好多地方。云哥最终还是找准了自己发展的路子,在人生的舞台上一显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