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走进云南(八)

走进云南(八)

2013-10-23 21:43 作者:蝶恋花 阅读量:38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大理古城

大理清爽,自然。白居点染了山,帆船装饰了水;山雄壮,水妩媚;山碧透,水清纯。对大理自然景观的欣赏意犹未尽,我们又将去感受它的人文景观——大理古城。

古城背靠青翠的苍山,面临碧波荡漾的洱海,始建于明代,距今有六百多年历史。是1982年公布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据说大理这个名字不仅源于公元859年第十一世南昭国王世隆的国号——大礼,而且源于特产的石头——大理石,“石以地得名,地以石增辉”。这里不仅是历史上南昭国、大理国的都城,白族文化的摇篮,而且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由洱海乘车前行,不一会便看到古朴城门上写着醒目的字——大理。古城城墙坚固,城门庄严,城楼巍峨,城门两边的花圃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古老的城墙砖缝里长着绿草,给青灰色的古城墙增添了一些生机与活力。看着那墙有墙垛、垛有垛檐的大理古城,总有一种弯转尽头埋伏着一个古装弓弩手的感觉。由此联想到古战场的厮杀,也想到城门一关,乱者应声而倒的血腥,还有古之王者的叱咤风云,凡影视中关于古城的场景便清晰地呈现于眼前。

入得城门,纵目而观,全城清一色的青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非常的古朴和别致。高挂的灯笼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气氛,古老的店铺分列街道两旁,各地游客蜂拥而来,与身着民族服饰的金花们往来穿梭,为小城增添着繁华与热闹。在城中缓缓前行,街巷和店铺既有苍老的意味、民族的意蕴又有现代的气息。鳞次栉比的铺子里是琳琅满目的货物,各式各样的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商行人来人往,生意似乎十分红火。老字号的银器店惹得游客驻足,新潮且有白族特色的服饰让人流连忘返。穿行在大理,你可以随意的走着、逛着,不必被周遭商业的空气挑动起你的不安;你可随意用脚丈量着古老的街巷,也可在街头一角的小摊上,拿一块饵巴,或独有的乳扇片,边走边吃;也可靠在一家书店随意的翻看着一本闲书,或者干脆无所事事,就做一闲人,在秋日的阳光下,无思无想无梦……大理真是一个舒适、悠闲、浪漫,令人留恋的好地方。

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入深街幽巷,灰瓦白墙的民居雕龙镂凤,红楼青砖肃穆庄严。感受着它的宁静悠远,感受到它的古朴厚重,品味着历史的沧桑与悲壮。苍山清冽的泉水缓缓流进古城,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洗净污垢,荡涤尘埃,叮咚有声,如弹奏的三弦悦耳动听。古城古朴幽静,古城清新湿润,古城一尘不染。市民养花植树,情趣高雅,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馨兰争奇斗艳,红花绿树伸出墙头,连成一条条花巷,花香弥漫古城,绿柳装点街边,鸟语盈耳,使古城显示出一派春光明媚的景象。城内分布着杜文秀反清起义元帅府遗址、清代西云书院和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文物古迹。杜文秀为我们谱写了一曲舍身取义之歌——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杜文秀领导了以回族为主的滇西各族人民反清起义,攻下了大理,被各路义军推举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在那里建立了大理政权。起义军势力迅速扩大,动摇了清廷在云南的统治。后来清政府派兵围剿,大理失守,为使城中数万百姓免遭屠杀,和全家一起喝下了掺有孔雀胆的毒酒。但当属下遵从他的遗命,将他的尸首抬至清军大营时,清军统领还是下令割下了他的首级,斩杀降将,大肆屠杀无辜百姓,血洗了大理城。尽管如此,杜文秀舍身取义的英雄气概还是受到滇西各族人民的称颂,他的故事至今仍在流传。我对这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充满了无比的敬仰。只是没能去拜谒。

大理山清、水秀,天高远,英雄的故事为古城增添了悲壮美。沐浴着夕阳的余辉,品味着古城的文化,欣赏着古城的风景,心中有了庄严、肃穆之感,也有了悠闲、浪漫之情,如果可以,真想留下来慢慢咀嚼,细细体会。(1520)

相关文章关键词

《走进云南(八)》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