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漓江
一直喜欢“烟雨”二字,它给我的感觉不仅仅是朦胧,是迷离,还是一种灵性、一种性情,是那么一份真切的温润。常念及: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烟笼长堤,晨花雾霭,画里江南……那情境晕染出来的醉意,诱惑了我的心神。
游罢桂林漓江后,虽不同于东坡笔下妩媚婀娜的江南春景,但自然造化,异曲同工,于是想着这相似的神韵,便写下了这个题目。
写下这“烟雨”二字,游漓江那天自然是落了雨,开始并非??细雨,是为大雨滂沱。汽车到达磨盘山,还未踏上游轮,雨就已收不住,三滴两滴的急急落到身上。待到开船,雨渐大渐猛,大片的雨水顺船窗而下,那雨势像有人将整瓢盆的水朝着船窗倾倒一般。冷雨潇潇,百里漓江画廊显然是要淹没在这茫茫无尽的烟雨中了,同伴们在舱内打着哈欠喝着茶,百无聊赖中没了赏景拍照的闲情。于是,这船外,雾罩群山,犹抱琵琶半遮面;船内,薄寒袭人,众人避雨各蜷身。
大雨并没有影响到我的兴致。我坚信无论是浮光掠影,还是雾里看花,风景自会在不同的天气下呈现出别样的美。看或不看,漓江山水总在那里,若是错过了,后悔也于事无补,也许经这一场雨,山色空蒙雨亦奇,更显妩媚。
撑伞来到无人的甲板上,发觉雨已渐作收势,没了刚刚的亢奋和激烈,变得柔软起来。雨丝所织成的薄薄雾纱漫掩着视线所及之处。船行江上,如游在一幅迷离的水墨长卷中,画卷逶迤着伸展,绵延漂浮在水无极目处,愈远愈淡,全是诗意。这雨果然赋予了漓江玄之又玄的含蓄美。
远山在退,轻烟缭绕,遥遥地盘结着平静的黛蓝,云雾迷离中,似是而非,如梦如幻。那些不可描摹的山峦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们没有名字。或许千万年前,这里真是神仙的居所,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神迹般的仙境?那飘忽不定瞬息变化的景致,于无形之中把我引向一个明镜之境,然后归于平静。透过梦幻的凝视,我虔诚的沉默,似乎站在永恒之界和绝对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佛的召见和盘诘。
低头但见水皆缥缈,虽然并未清澈见底,依然能看见那如碧玉簪醉人的绿。随着风,船推开水花翻腾,把水中的清凉都翻到我的心上来了,刹那收走了我从城市带来的无奈和疼痛。此刻,心灵笼罩了一副柔媚的绸缎,随着这落雨的韵律,委婉地编织着词句清丽的小令。是不是因为我的心底正流着这样一汪绿水呢?是不是由于那其中也正轻搅着一些美丽虚幻的往事和梦境呢?
船拖着百里画卷的卷轴,愈行愈远。漓江的迷离图景勾起无限的遐思,九马画山一景,更是调动了想像力。依传言,数得出九匹马者,就是别具慧性灵心的奇才。船到著名的九马画山时,雨已停了,一切变得明朗起来了,碧空如水,倒影陆离,那一尘不染的漓江所呈现超凡脱俗的境域,愈加的清晰。景过心宁,人性在此浑然天成的和谐中得到了最大的舒展。一些同伴刚踏上甲板面临漓江,他们脸上洋溢着不能自抑的喜悦。不多久就到终点兴坪码头了,为何我的眼睛和耳朵及至身心仍沉浸于自然山水之中,出不来?
几十年前,这只在梦中的美景,我曾在纸上阅读过它,几十年后,我与它相遇。多少年,多少人从这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中穿行而过,文人骚客、达官贵人、普通游客都在这烟水中留下了情感的脚步。任这山水之外的俗世翻天覆地,任时光匆匆逝去流传,而这里传达出的一片醉意朦胧,却可以将岁月倒置、变形、拼凑……凝炼成那分纯粹,那分澄澈,那分惊心动魄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