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诗人高春林《在岛上》赏析

诗人高春林《在岛上》赏析

2013-10-27 07:59 作者:尕黑 阅读量:27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高春林,1968年出生于南阳(卧龙区青华镇)。1989年开始写作。创办大河风(大河诗歌)网。著有诗集《花非花》《时间的外遇》《安良安良》,随笔/散文集《说是又非》等。主编《大河风’中国当代青年诗人诗选评》《21世纪中国诗歌档案》。现居平顶山。

《在岛上》

又一次登临岛屿

在茅草丛的媚惑下,我假装睡了一会儿

很久了,我对事物失去感知

我每天上下楼,看上去貌似还不错

当水波冲击着岸

当一种看不见的鸟叫声从树林向我飘来

我醒了,这时鱼望着鹰

一个声音冲我问:你,都在忙什么?

我无从回答他

尽管有狼群在喉咙里窜成烟

这时,亮光沿着细浪一波一波向我靠近

我从中认出了菖蒲、毛花鱼

还有木槿,忽左忽右地像是怕我走错路

其它不知道,一个被水水岸推醒的人

很快就有了方向感

我点烟,星火在指间闪着

我清楚这是真正的地点,我肯定

我的喜剧就是把草地睡成婚床

前边的斑茅草淹没头顶,它让开小路

我走在返回内心的途中

名作赏析

此诗原载于《诗江南》2010年第3期。这个岛屿对诗人来说可能已经很熟悉了,因为他不是第一次登岛。诗的首句诗人交代的很清楚“又一次登临岛屿”。

全诗可分七个层次来解读。第一层次“又一次登临岛屿,在茅草丛的媚惑下,我假装睡了一会儿”。这层次诗人向读者传递了一个再次登岛的信息,以及躺在草丛中的遐想,接下来诗作随着这遐想向纵深推进。第二层次“很久了,我对事物失去感知,我每在上下楼,看上去貌似还不错”。这一层次其实诗人说的是反语,诗人对周边的事物始终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并不是像诗人说的那样“我对事物失去感知”。貌似每天上下楼梯过着无聊平淡的生活,但是诗人内心的思维始终没有停顿过,依然用一种热心感知关注着周边的事物。诗的第三层次,水浪的冲击声和岛上树林中的鸟鸣声,惊醒了诗人。其实也不是惊醒,诗人始终关注着周边的事物,虽然躺在草丛但思维还在遨游。诗的第四层次,“这时,鱼望着鹰,一个声音冲着我问:你,都在干什么?我无法回答他,尽管有狼群在喉咙时窜成烟”。按理说鱼是鹰的猎物,诗人却把二种相对的意象放在一起,鹰代表着一种强势,鱼代表着一种劣势,一种貌似关心的问话,让诗人不知所措,“你,都在干什么?”诗人无法回答,是每天平淡的生活,还是小有成就的工作。诗的第五层次,从“这时,亮光沿着细浪一波一波向我靠近”到“很快,就有了方向感”。这层次诗人进一步进行遐想,诗人感知到阵阵波浪拍击着海岸,惊醒着诗人,岛上的菖蒲、毛花鱼、木槿成了诗人在岛上的向导。诗的第六层次,“我点烟,星火在指间闪着,我清楚这是真正的地点,我肯定。”诗人似乎在找寻一种目标,一种回归,烟火发出的闪光,为诗人指明了方向。诗的第七层次,从“我的喜剧就是把草地睡成婚床”到诗的结尾。诗作前后呼应,诗人睡在草地上惬意的感觉,不亚于家中的婚床,躺在斑茅草丛中,思绪可以自由想象,诗的最后层次也揭示了诗人的遐想从虚拟回到内心的现实中来。

纵观全诗,这是诗人再次登岛的感受,或许是一次虚拟的登岛,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想象,以及众多的意象,来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

相关文章关键词

《诗人高春林《在岛上》赏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