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闲谈麻将

闲谈麻将

2013-10-24 05:53 作者:舞月光 阅读量:32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自从跟丈夫结婚以来,他就如同胡适的夫人一般,人到哪儿打到哪儿,我一再劝他不要赌,因我的内心嫌弃麻将牌。有时他也一帮人带回家,四个人都是老烟腔,一个屋子被搞得乌烟瘅气.洗麻将的哗哗声,犹如过年炒瓜子,花生的声音.我很反感他这种做法,我常常跟他说理,朗朗乾坤之下,统理一切的不外乎一个“理”字,“有理行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凡事终须以理服人。可他总是跟我较劲般。不听我的,后来我上电脑查查麻将的来历,发现不同寻常,长了见识。

说麻将的来源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据清代大学者戴名世《忧庵集》等古籍记载,有“国粹”之称的麻将牌是明朝时一个名叫万饼条的人发明的。万饼条被施耐庵《水浒传》书中的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所折服,对他们敬慕有佳,便想做一副娱乐工具来纪念他们。再者说国人一直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麻将上放点钱财,即为赌局,即不要凭借高超的技艺,又无须承担道义上的谴责,在悠闲的消遣中,小取外财,多美的娱乐形式,合乎国人心境。可胡适苦思冥想,他算了一笔时间帐:二十年代中国社会每天至少有一百万副麻将在操作,就算每桌只打八圈,以每圈半小时计,就要消耗掉四百万小时,相当于损失十六万七千多天,约五百年的光阴。金钱的输赢,精力的消磨都还在外。我也把这些说与爱赌的人听,让他不要以恶心而为之。可收效不大。他还是麻将几乎每天都不断。也不知道他为什如此喜欢这个棋不是棋、牌不是牌的游戏。也许麻将是平等的,麻将的变化多端和悬念丛生,让他永远不知下一张能摸到什么,于是他多少个光阴的故事就只有麻将一个主题了。麻将蹉跎了他多少美好的岁月,错过了多少美丽的风景!我亲身体会是,他们单位的活动,朋友的聚会,亲人相聚,节假日出游,凡此种种,饭局之后,休闲的主题就两个字:麻将。他常游麻海,用在麻将桌子上的精力远远超过对其他事情的投入,他的休闲时光其实并不休闲,而是日以继夜地与麻将为无伍。以前常常打到深更半夜,第二天总是筋疲力尽,甚至比上班还累。上班之后,需要好多天才能恢复过来。他的精力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点一点地透支着,无谓地消耗在无休无止的麻战之中。他是瘾深重的人,把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消耗在麻将上。即使在上班时间里,也对麻将津津乐道,大谈麻经。周末熬夜的疲乏直接带到工作之中,坐在办公室总是哈欠连天,精力不济。于是在学业上做不到精,输赢使心情的悲喜无常也损害他的身心健康。

我以前也玩过麻将,曾经一段时间内,也信奉过赌场上流行的“小赌怡情”。与一些朋友打了个通宵,第二天颈椎不好,头晕,我不太愿意看到别人因输钱而不爽,也不愿意自己因打牌而输钱,觉得不值得,所以我从不主动提出与人打麻将。每逢与同事、同学或熟人在一起打麻将,多数时候我只是为了凑个兴而已。我觉得麻将与人生很相似,似乎麻将里演绎着人生过程。麻将是4人对决,是多人“各自为政”的对决,没有同伙。打麻将中手摸起来的牌,不是自己选择的结果,犹如你的出身与生长环境不由你选择。还有如“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因为运气的成分很重,不完全能由自己的主观意愿掌控。以前父亲在世时,他也打麻将,输赢很小,一场麻将打下来,赌资不超过20元,每天玩八圈牌,那绝对不会嗜赌。我有时赔着打打小麻将,后来有了电脑,我就在QQ里种菜,QQ聊天可以缩短时空的距离,找到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的朋友。QQ日志里还可以记录心情,激扬文字。当我看到我的散文在文学网站上发表,点击率达到一万多人时,感到比打麻将胡了“杠上花”还高兴。我开始勤奋地写作,不断地发表在网络文学网站。后来我也让老公跟我学,先建个博客,把自己的一些专业知识在博客里写出来,然后在网络里找到,并把它们写成论文,做到每篇精益求精。我期待他从此改变恶习,走向新生活。

相关文章关键词

《闲谈麻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