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也谈“廉政文化进机关”

也谈“廉政文化进机关”

2013-10-22 15:24 作者:一叶舟 阅读量:31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当前,各地以“廉政文化月”为载体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又是宣传发动,又是标语横幅,又是宣传牌,又是什么宣传室、宣传橱窗、板报等活动阵地,还有什么实施方案,领导小组,还要厘定岗位职责、排查岗位廉能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制度以及制度上墙等等,形形式式,应有尽有,如火如荼,热火朝天!从中或许可以体会或看到各级领导对于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了!

的确,在当前这种气候中,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活动,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只是“廉政文化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厂矿”这种提法有失偏颇,值得商榷。因为从“廉政文化进机关”的字眼上,我们是否可以这样去理解,就是之前,廉政文化还没有出现过,是一种新生事物,包括机关这些地方,他是从来没有进来过的,还属于新人报到。如果真是这样,对于一个已经成立六十多年的共和国来说,就有些荒唐了。但当你一仔细辨认,其实廉政文化是个老熟人,甚至是祖上的,祖上的祖上的老熟人。首先,大家只要留心一下文化形式之一的诸如“警种长鸣”之类的格言警句,好象都是从前的,或是远古的。那么你就可以约略断定,包括机关甚至更大的机关他们在之前大概是来过的,反正不至于是新来的才对。其次再看看活动的内容,也还是治私、治奢、治贪之类,这些好象又都是我党建党以来时时所提倡的。这样一来,你就会感觉到这种提法欠妥了,应该是“再进”,“又进”,“反复进”,抑或是“回归”才对!

当然,不论妥与不妥,对与不对,反正他们现在是进了,而且是大张旗鼓、风风光光的进了!至于什么原因,我确实不怎么清楚,我猜想会不会是出于以下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为了分清性质,一种是为了注重仪式,一种就是纯粹为了看重形式。

先说第一种。他们原来是来过的,只是原来来的时候还是个文盲,或者初通文墨,还没有完全开化,比如那个什么“三反”“五反”,贪那么一点点的财,就咔嚓了象刘青山之类的那么大的官,血淋淋的,太野蛮了,那里会有什么文化的味道。再比如那个什么大革命,尽管从廉政的角度上讲是有那么丁点效果,弄得人人自危,都没有一个人敢贪污了,可那是什么,都是专政,还革了文化的命了,那里还有一丝文化气息。而这次再来就不一样了,都形成了一整套的体系,文化体系。你至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文明了,和风细雨的,绝对没有一点暴力倾向,你就是贪污十亿八亿也不会要了你的命,而是重在教育,怎么样,文明了吧;另一方面是文化了,因为这一整套方案,可能是漂洋过海来的,也就是传说当中的海归吧,咱尽可以不去问他们这次来的地方是米国,法兰西,抑或是英吉利,因为不管来自哪里,应该都属海归是吧!是海归,这当然就不一样了,量变到质变,破蛹成了蝶,变了,性质完全变了!一如原来的一个小和尚,现在人家念了洋经,修成了正果,且脱了胎,换了骨,得了道,成了真佛。这样一来,倒是讲“再进”或“回归”就显得牵强了,因此就有了这个“进”对吧!也是,譬如这种情况是该称之为进更为妥帖。

人们也许对这种把海归当成文化的化身会有些不服气,关于这点如果你要不服气,那就会显得无知了,这可是有根据的,人家可都是有大文化的,不说别的,仅听听他们说话,就有那种可以隔三差五来一句让你听了后半天也合不拢嘴的功夫,我猜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之中的所谓的鸟语吧!反正在我听过之后,常常会为当初没有做成鸟人而感到羞愧难当。更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他们不但有能力说鸟语,甚至还有能力让你把原来似乎已经懂了的和曾经感觉很在行的东西,能在一夜之间让你清醒地认识到你是什么也不懂了。如GDP,CEO之类,这么深奥的东东他们都能懂,使你感到不服不行。你说什么,不要用字母用中文,傻B了吧,国内现在都普及到初中了,你用中文,不就全国人民都懂了吗,大家都懂了,人家还忽悠谁去!都说那个叫什么钱学森的好像有三头六臂似的,在我看来他同这些晚生后辈相比,本事可差远了,因为他掌握的那点东西其实并不怎么深奥,回来不久别人就全都学会了。怎么能同现在的这些精英相比呢!不知是现在的人愚钝,还是精英的东东实在太难了,总之你是永远也学不会他们的那些洋经的,你非但念不了他们的洋经,他们甚至还能把你原来懂了的东西也能给你弄糊涂了!这就是能力,有了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人家就是文化的化身吗。

再说说第二种。他们原来是来过的,也是有高深的文化的,只是生不逢时,来得不是时候,生存发展得不好,可能中途一度又被主人弃之如草,给赶跑了。而现在,主人也许是老了,也许是身体有些小恙,突然想起了他们,于是又想招他们回来。可人家是些什么人物,岂是你想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那种,又不是夜壶。那就谈谈条件吧,是你要人家回来的,人家又不是没人要也不是没地方去的人,要回来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有一点,得大张旗鼓,轰轰烈烈的回来,一如当初被你休了的女人,现在又要人家回来,你总得给个说法吧,给个八抬大轿,举行一场仪式总不算过分吧!所以,这种情况准确地应该是属于回归,只是人家有了要求,原本是要八抬大轿的,现在只用一个“进”字来一场活动总该还是可以的吧!

至于第三种,就有些粉饰太平了。因为该种情况完完全全是为了图一种形式,为了向上面汇报,为了工作的出彩。不知从什么时候,各项工作的落实,开始了从会议到会议,从文件到文件,开始了各式各样没完没了的活动。现在上面不是提倡和要求什么都要创新吗,象这等年年搞,月月搞,天天搞的工作,想要有什么创新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你只是按部就班,实实在在地执行法律、法规、制度,工作就会显得没有特色,没有亮点,从而也就体现不了领导的能力和水平。既然创新有难度,那就来他一次活动吧,有了活动,汇报起来就有素材,检查起来就有干货,评比起来就有亮点,经验介绍也有话题,于是各类活动也就应运而生了。据说,在某市的一个居委会的大门口,墙上各类活动的办公室的牌牌竟然有五十余块之多。只是你要开展一次活动,总得有个叫得响的口号吧,于是就开始了进这进那,加上活动太多,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出现一些笔误也就在所难免了。三逢六合,也就迎来了“廉政文化进机关”!

来了就来了呗,若能轰轰烈烈的来,真真切切地干,实实在在的留,倒也不是件什么坏事。只是很多活动大多也就摆摆样子,走走过场,其结果,除了能给那些广告公司带来丰厚的利润和在墙上留下一些牌牌之外,其他好象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非常搞笑的是,在很多人看来,什么东西只要一上墙也就功德圆满、万事大吉了,所以制度上墙又成了各类活动的必须课。也难怪老百姓会以一首打油诗来形容我们的各类活动:各项工作欲出彩,千门万户树牌牌。官绅一体齐相庆,管他劳民又伤财!

众所周知,反腐倡廉是一项艰巨、复杂、长久和经常性的工作,是要从如何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的层面上多下功夫,从如何执行法律法规制度的实际行动上多做文章,远不是开展一次什么活动就能解决问题的。其实,连一个普通老百姓都知道,只要完善私人财产申报制度,实行每个自然人一辈子仅用一个一如身份证一样的银行账户,并加大个税征缴力度,再开征遗产税,贪腐问题定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如若有谁胆敢将贪污的钱财存放在家里,我敢肯定,小偷一准会协助破案,没准还能要了他的小命。当然,所有这些都是痴人在说梦,而别人,大概还是在想着怎么去搞活动吧!

接下来,就让我们把门打开,把窗打开,把廉政文化请进来!

(于2012—6—8)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也谈“廉政文化进机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