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之岸,我心哪头 《琴台文艺》
坐车经过渭河大桥,看着渭河之水滚滚向前,日夜不息,心中有一种由衷的感叹。
我久居城市的烦躁中,早已为了生计,把自己弄得有些面目全非了。今日又见渭河,心中不免刮起一阵清凉的风,一份清净,万般的柔情。真的会这样吗?
渭河两岸的工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两岸的绿树随风而舞,在自然的怀抱中尽情的撒娇。我有些羡慕了。竟下了车,在渭河大桥上,一览风情。
于是我想:若从天空俯瞰,渭河应该像一条丝带紧紧地系在祖国的腰际,似一幅铺展开来的巨卷,清透着美和祥和。然而前些年渭河是不美的,不美阿在于它的狂躁和无情,渭河大水泛滥,江岸两旁的人们备受伤害,落得流离失所。所以人们一直对渭河的印象只停留在这些消极的层面,从未理智地审视这里。其实我们不难看出,文明往往从河流发源,就像母亲河黄河一样,渭河虽稍逊几分,但也带来了欣欣向荣。渭河两岸地势平坦,为这里铸就了地理优势。如今可以看到林立的高楼在两岸拔地而起,工业园已成雏形,这里的发展指日可待。
我站在渭河大桥上,遥望两岸,原来一望无垠的田野渐渐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公路,高楼,是现代的文明。自然的原生态面目,慢慢地消失在视线里。我还曾怀念“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采菊东篱”的悠然自得,然而现代飞速发展的脚步已经不允许我把这份悠然留下了。我有些感伤和寂寥,竟有些怀疑现代的文明了。我们的脚步是快了,但是我们的心灵步伐跟上了吗?我想未必。曾经来自于自然的释然和快乐,如今都慢慢地走出了心间。如今我们活在一串串数字里,是”0”,”1”的玄妙,还有更多无奈的分担和虚荣。
也许我这个人永远是怀旧的,赶不上这个时代。但我与自然的亲密情谊却不是停留在原地的。我的心栖居的地方,又在这里少了一块。我心知早已经回不到故乡,不能再过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生活,我心里甚是怀念。每每走到城市的公园或是景点,我才有些停留的意念,可是如今站在这里,看着河水泛着波浪,一浪一浪向前,我的心竟无处可居了。
不知道若干年后在站在这里,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今天,我站在这里,渭河全然不知。若干年前的渭河也不曾记得有谁来过,我们只是把它的面目慢慢改变了,它的狂吼和不公,也只能久久地珍藏。但又一想,文明了总比蛮夷愚昧好呀,但愿文明能带来渭河两岸的福祉和佳音,带来文明与进步的祥和,而不愿看到滚滚的浓烟,污染的河水,如山的垃圾再次来袭。如果是这样,但愿文明就停留在这里,等智慧的人引领向前。
真正的文明到来的时候,我的心也就又有了一个新的归宿,又栖居在一片悠然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