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年
今天一打开我的博客,便看到一位陌生博友的留言,随即点击回访,看到这位朋友的一篇关于如何选择幸福的文章,便不加思索地留下了“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的评论。回过头来想一想,这条留言尽管是在不经意间留下的,但细琢磨起来也颇有意思,便在这里多说几句。
一个人的一生都要经历由年少到年老的发展过程,年少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的将来,一切听从大人们的设计路线。其实,现代的家庭真的是这样,年青的父母都会不惜一切地为自己的子女苦心设计着他们的未来,然而到了青年的时候,我们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对自己未来的向往,在这个时期,面对的往往是如何选择的问题。人生的道路有千万条,有的人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他(她)就会有着明确的发展目标,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不断创造着幸福和快乐,而有的人因为没有选择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便在生命的旅途中苦苦地挣扎。
现实生活中,人的命运的确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细想起来,只所以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主要原因还在于对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人到中年,就会身不由己地回想起自己走过的日子,筹划着自己的后半生。这是因为中年是人对生活进行思考的人生阶段,一个有积极向上有头脑的中年人都会在不断地总结和完善着自己的人生,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在思索的过程中,多数人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人被烦燥、郁闷、焦虑、痛苦、伤感等等情绪充斥着,常常后悔地说“如果当初……”等抱怨。我也看了许多博友的文章,文字间也流露了对人生的悲观和失望,这不得不令人深思。
走过了人生之路,经历了人生的坎坷,我们便会领悟,人生毕竟有许多无奈。这人生的无奈折磨着我们,同时也锻炼着我们,使我们更加老练和成熟。在无奈面前,勇敢地探出路来的,是生活中的勇士;而探索中的失败者,也同样应冠以勇敢者的称号,因为在生活的旅途上,他们不是懦夫,他们毕竟为生活付出了自信、热情和一分善良。
史书记载,有人曾问禅师,人生何谓道?禅师回答,平常心是道。再问,何谓平常心?答曰:平常心即是直心,就是一切平等之心,就是要无爱无憎无取无舍无贪慎拣择。说白了就是无心无肺,整个木头疙瘩一个。这种“道”大约也只适用于六根清静的出家人,作为一般为生计而奔波辛劳的老百姓,那只能是天方夜谭。
不过,尽管是普通人的生活,我们仍然有自身的那分感受。漫漫人生路我们走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劳作。只要我们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这人生就不必去刻意去衡量它值得还是不值得。
人到中年,走过了几十年的坎坎坷坷,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少年的幼稚化为稳重,但还未有老年的迟暮。中年人对生活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但凡是生活得稍有层次的中年人,大抵会对生活抱以理智、平静从容的态度,活出人生的坦荡豁达和悠闲的洒脱。
由此,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则故事: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少小离家,云山苍苍,心里难免有几分惶恐。于是他在出发前特地拜访本族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临贴练字,见年轻人讨问前程,就随手写了三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对他说:“人生的秘诀只有六个字,我先给你三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年轻人已有了一些成就,当然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近乡情切,他又去拜访那位老族长。可是老族长几年前已经过世,家人取出一个信封交给他,说:“这是老人生前留给你的,你自己打开吧!”他慎重地接过来拆开信封,只见里面赫然又是三个大字“不要悔”。
是的,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1540)
男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