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蜂的家
前些日子,到处是飘飞的扬絮,连走廊的拐角里都藏着毛茸茸的絮团。这些飞絮,逐渐吸附了空气中的灰尘,附在叶片间,给人的错觉,象是叶子长霉了一般。附在窗户的纱窗上,象给窗户蒙上了一层毡。本想早除去,一想杨絮毕竟给了我“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诗境,也就由着它自然存在,等着风把它慢慢吹散。
然而,那层杨絮结的毡,开始时尚有点透明,这些天,可能是吸附了更多的灰尘的缘故而越发灰暗,以至于遮挡了我远观的视线。
今天,终于失去了对这层杨絮的容忍,卸下纱窗,在水管上一冲了之。于是,窗户明亮,远方的树和不太蓝的天,清晰于视线。
无意间一扭头,竟发现一只小马蜂,伏在纱窗上,两条后退反复的蹬着,似在挠痒痒一般。我有些好奇,凝神细看,原来那只小马蜂在吸吮那纱窗格格里残存的一点儿水痕。一片爱意浮于心间,于是,找一片干燥的纸巾吸了水隔着窗纱喂它喝,小马蜂竟象听话的婴儿,牙齿一错一错的吮吸,吮吸地差不多了,便吐出一个亮晶晶的小水滴,又很快吸进去,满意地飞去。
我在想,小马蜂是口渴了还是在和泥?飞向了哪里?
在我思忖的当儿,小马蜂又飞回了,落在纱窗上,急切地寻找那如意的水源地。我赶忙拿着纸巾递过去,小马蜂象一个贪吃的孩子,尽情地吮吸,又很快地飞去,
如此这般,小马蜂来来去去。
我想小马蜂的家一家离我这儿不远。
于是,我开始在里外两间办公室的窗户上方搜寻。哇!发现了,竟有四个小酒盅一般倒挂的小巢建在里外两个窗户沿下,外面的窗户三个,里面的窗户一个。我仔细地追寻着小马蜂的踪迹,它吸完水后,飞的并不远,很快便落在了那只倒挂的小盅上,小盅内一个个圆柱状的育儿室里,已经有小生命在蠕动。看来,小马蜂吮吸的水,是喂给了它的宝宝。
看来,小马蜂将在这里养儿育女,繁衍生息。
这毕竟是马蜂窝,人们对付马蜂窝向来是要捅掉而后快的。且看这一套对付马蜂窝的招法:
1、一定要在夜间操作。
2、一定要先予熏杀,具体方法可以因地制宜选用,可以用火烧,也可以喷杀虫药。火烧,喷药都要特别注意安全。
3、操作要快。最后一定要彻底烧毁、消灭。
4、操作人员要带面罩,以防万一。
5、切割工具,宜带有长柄,以保证操作人员能够远离被捅的马蜂窝。
6、清除时,其它人员也要远离现场,不要就近围观,以免蛰伤。
小马蜂只是一群弱小的生命,人类犯不着这么殚精竭虑,苦心研究对付这小生灵的办法吧,我终不会这么残忍。
在雄伟的大自然的怀抱里,它是一种生命,我没有权力去剥夺它和它家族成员生命的自由。
同在一个世界里,小马蜂虽然离我很近,但它没有把家安在我的办公室里,它只是占据窗沿下的一角,躲着强光,避着风雨,小心翼翼地辛勤哺育着自己的儿女。
当他们受到侵扰时,也会发脾气,用尖刺毫不软弱地刺向来犯者的躯体。这是捍卫家园的自卫反击。
隔着窗户,我将和小马蜂平安相伴,怀着感恩的心,感谢它们选择了我的窗沿养育儿女。
我将尊重它们的习惯,不去打扰它们的平静,隔了窗户,以敬畏之心欣赏这弱小生命的多姿和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