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兰亭书圣

兰亭书圣

2013-10-03 23:31 作者:京城刺客 阅读量:34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兰亭书圣

公元353年农历的三月三日,东晋著名书法家、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他的40多位朋友,在浙江绍兴郊外离城25里的兰亭,举行了一场名为“修禊”的聚会。这次聚会的参与者有政府官员、世家子弟,也有当时的清谈名家和山林隐者。但大都是会稽一带的高雅风流之士,用刘禹锡话说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大家在一块游山观水,饮酒作诗。这次聚会对东晋的政治意义聊聊,但它在中国的文学史、书法史甚至文化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聚会有两个重大的收获:一部收录了37首诗歌的《兰亭集》,一篇独步千古的散文与书法杰作《兰亭集序》。

就兰亭诗歌而言,艺术水平都不算高。但就其题材而言,却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关注,这种关注可以视作后来山水田园诗歌的思想滥觞,对后来山水诗派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更为关注是王羲之为兰亭诗歌所写的序言和他的这篇书法杰作。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王羲之是公认的书法大家,享有“书圣”的美誉。他的字,特别是楷书,可以说是对中国汉字的写法作了最终现在看来也是最好的定型。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行书也是法贴之冠,而《兰亭集序》更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何以在书法上取得如此之高的成就,让后人惊叹不已?除了磨墨千缸,也许我们还可以从兰亭的山水中找到答案。

纵观中国几千的历史,如果要把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作一个比较,我以为魏晋文人是最有个性也是最有风度的。他们能把性格张扬到极致,也能把感情宣泄到极致。这是其他任何一个时代的文人都望尘莫及的。他们寄情山水,纵情狂歌,甚至于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诸如“抬棺豪饮”“裸身高卧”之类,就是今天看来也令人咂舌。有人说他们之所以如此癫狂乖张,是为了发泄心中的苦闷,是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其实“发泄”也好,“表达”也罢,姑且不论,我欣赏的是那种“不太文人”的表达方式。那种超然物外的态度,那种任性妄为的举止,何其率真!何其潇洒!尽管魏晋动乱频仍,时局险恶,但却是中国的知识分子最自由最膨胀的一个时代。魏晋风度,几近仙姿,让无数的后人艳羡追慕。只可惜后世的模仿者大多仅得了几分形似,远没有魏晋时期的精气神韵。“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是啊,没有扎实深厚的学养,没有洞穿万物的眼力,没有浮云富贵的气概,你就永远攀登不了那样的高度,也就永远领略不了那样的境界。狂饮千杯,也只是一酒鬼;牢骚五车,顶多算一愤青。根本谈不上名士风采。说穿了,魏晋风度,其实不是世间秀场中的动作造型,而是一种疏离尘嚣的独立精神。少了些争名逐利,少了些蝇营狗苟,少了些尔虞我诈,少了些壮志雄心;多了些率性纯真,多了些闲适散淡,多了些浅吟低唱,多了些清风明月。

王羲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塑造成了他高傲而旷达的性格。虽然他做过官职,甚至做过掌兵的将军,但是骨子里,他却与山水更近,与草木禾苗更近。举杯邀月,把酒临风;无市井之乱,无案牍之劳;身无所羁,心无杂念。如此,他才能在学书的道路上心无旁骛,才能日益接近艺术的本真。兰亭是王羲之的灵魂安放的家园,也是他寻得书艺真谛的灵秀宝地。有时,我甚至想:《兰亭集序》其实早就存在于兰亭的山水之中了,王羲之只是在那时那地十分偶然地与它相遇了。时空交汇,他们彼此发现了对方。据说:《兰亭集序》是王羲之在大醉之后一挥而就的“急就章”,朋友们看后都赞不绝口,王羲之却并不以为然。酒醒之后,又依样写了几幅,但无论如何也赶不上第一幅了,只好把它们一一撕掉。看来,艺术精品的诞生往往离不开某些特定环境,因而也就使其具有了无法复制特性。离开了那个特定的环境,任凭你千呼万唤,任凭你踏破铁鞋,它都不会出现。

由此我想到时下的一些“艺术家们”,作品不少,但乏善可陈。为什么?其中有一个主观原因,就是六根不净,欲念太多。刚唱了一首歌,就想着上电视露脸;刚练了几天字,就想着办书法班捞钱。四处演讲,八方题字,俨然一代宗师。俗谚云:雄鹰一旦被金链拴住,就无法再飞腾云天。人一当为名利所困,就休想再登上理想的高山。到头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什么“大师”“明星”,都终将是昙花一现,又如过眼云烟,转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王羲之是幸运的,他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了兰亭,并且选择了兰亭。那里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那里“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那里可以舒筋骨,养精神,悦耳目,陶性情,它不仅仅是王羲之和他的朋友们饮酒赋诗之地,也是他们安顿身心放飞灵魂的地方。没有这个地方,就没有东晋文人的诗情雅致,就没有王羲之的“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它催生了心灵和山水的交流,实现了人文和自然的对话。兰亭点缀了永和年间的山水,也铸成了东晋卓然千古的风度和气度。有了兰亭,东晋,这个生命并不长久的王朝才显得厚重而沉稳,雍容而华贵。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世有兰亭,然后才有了王羲之”。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给在眼下的名利场上穿梭的芸芸诸公一个提醒:如果你想活得精彩,如果你还想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请你先找到自己的兰亭。

2011.3

相关文章关键词

《兰亭书圣》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