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合欢树开花了

合欢树开花了

2013-10-03 23:39 作者:一粟 阅读量:33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今天早上从桃源大道经过,发现路两旁的合欢树开花了。

这花很特别,绒毛状,一团粉红的细细的丝,末端还有一停顿的绿点。象少女脸上荡开的绯红的晕,象傍晚西边的彩霞,还象夜幕下燃放的烟花。对生密布的小小叶子更特别,很硬,白天张开,晚上合拢。可能因此取名叫合欢树吧。花香也很特别,淡淡的,有股树脂的味道。

知道那树叫做合欢树,是因为去年读了史铁生的文章。一好友向我介绍了他的《我与地坛》,我只读了两段,整个人就深深地被他折服了。然后不知道重复读了多少遍,还不停地听别人的朗诵。而且在网上和图书馆能找到的所有他的信息和文章都读了一个遍。当然也读了他的《合欢树》。他遗憾没有看到他母亲种下的合欢树开花,而我却因此好奇地在网上找到一些图片来认识了。恰巧没过几天,就在桃源大道第一次遇见了开花的合欢树。很惊奇,一下子就能触动人的某根神经。

那时自己正迷茫,认不清自己,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每天总在不断反省自己这三十多年来所走的路,所经的人和事,总想弄明白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还有自身的价值。所以自己就不停地寻找,以一种从未有的热诚和急迫的心态,在书中和别人的影子中寻找。直到遇到了史铁生。

那个有着冷静睿智的眼神,宽厚坦荡的笑容的男人,在最生龙活虎的年纪里,却半身不遂地瘫坐在了轮骑上。那朴实冷峻的文字,那饱含着血和泪的哲理性的思想,那坚强的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不悲不怨的坦然自若,那不停拷问自己的内心的笔调,那用心灵和生命的写作,谁能不为之动容?谁的心灵不由此而点亮?

他的背后,该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他十岁时是一个年轻好看聪明的母亲;他二十岁残疾,母亲都有了白发,全幅心思放在他治病上,后来对治好他的腿彻底绝望了,知道他在写小说,就想尽办法鼓励他。那合欢树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路边挖来种下的。三十岁时,他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不在了。

他觉得: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几年以后,听说那合欢树开花了,想去看看时,却看不到了。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他母亲为他的不幸承受着双倍的不幸,而他自己当时却体味不到。文中写满了他的思念和悔悟。还有《秋天的怀念》也是。他说:这注定是一个活得最苦的母亲。他告诫所有的年青人,别叛逆地对待自己的母亲。

每次读来,都令人凄然泪下。

母亲节快过,这网上写母亲的文字是铺天盖地。看一看,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平凡而伟大的,都是慈爱又无微不至的,都是辛劳的,都是容忍的。

前段日子还读过胡适的《我的母亲》,使我更深地认识到,一个有成就的人的成长,母亲的爱和付出,是无处不在,是超出常人百倍千倍的。

现在自已到了这个年龄,也是做母亲的人了,更懂得该温柔地对待自己的母亲,那是个用自己的全幅心思也回报不了的人哪!

我看看这合欢树下走过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谁不来自于一个仁慈的母亲呢?

有时想,为什么史铁生的母亲种下的是一棵合欢树,而不是别的什么树呢?真的是偶然从路边挖来,当“含羞草”种下的吗?还是有别的什么含意呢?

前两天刚刚读到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散文《花未眠》。是写他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裳花未眠,不由得大吃一惊,从而引发作家对感受美的能力和提高这种能力的感慨。而我却同样惊诧!

去年我从路边捡到一棵竹叶草,它的根就浮在土层表皮,好象是风随意把种子吹到这里来似的,我轻轻一扯就出来了。这种草我以前在乡下经常看到,知道它会开兰色的小花。就把它带回来种在花盆里。谁知一个月不到,它就长满了一大盆,还开了柔嫩的兰花。无意中瞧到,那花晚上竟然会合拢,白天就盛开。同时发现的,还有三叶紫色酢浆草,花和叶子都是白天开,晚上合拢。我真是大吃一惊哪!花竟然也会睡觉呢!我知道花是有生物钟的,每种花开的时间都不同,却不知道有的花象人一样晚上也会睡觉。

第二天,我把自己的发现迫不及待地告诉给一个好友,他却一脸坏笑地说:那就叫夜合欢吧。听起来很是暧昧。那时候还不知道合欢树。竟然没有想过,真的有一种合欢树会开花!

很多人都知道那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美是无处不在的,自然都是美的。“自然的美是无限的,而我们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因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川端康成在《花未眠》中说:“美是邂逅所得,美是亲近所得。”“这是需要反复陶冶的。”

我们发现美,感受美,和我们发现爱,感受爱,是一样的吧,都是需要用心灵去观察,用心灵去体会。身边一草一木,总蕴着我们未曾发现的自然美。而我们至亲至爱的人,最深厚的情总是藏在一眼神一手势一点一滴中。错过了一朵花开,来年会再开,我们却不能一次次错过别人的爱。有时错过,可能就永远错过。

相关文章关键词

《合欢树开花了》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