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响起
2011(辛卯)年注定要给某些人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某些人的命运势必和一处毫不起眼的建筑物息息相关。目前的态势是上级主管部门要对有关校园正式撤并和对其教职工进行必要分流。
近段时间各种消息和传说可谓铺天盖地,状若雾里看花莫衷一是。曾经共同耕耘和培育的校园即将易主它用,五月时“进校”负责人已着人测量估算,为前期装修等作准备。主管部门多次派专人了解师生动态或为个别领导的前途把脉。暂时留守在校园的人们,不时传达着道听途说令人一头雾水不辨南北。而现任领导造访基层办公室时透露的消息或精神,总能使人的跳跃的心稍加平复。一头是学生,另一头则是教职工。对学生先问卷调查其新学年就读意向,然后按居住区域召开家长会,征求意见或建议,校方则阐述原则与精神,力争大家都较满意。类似家长会听说已开过数拨。刚刚欢天喜地过完“六一”的孩子又不期而遇分流就读的事情不啻晴天霹雳,那颗激动的心有所悸动自然合乎情理。家长亦复如此。教职工一头有关消息知晓稍早,个别者人脉纵横获悉更快。“六一”之前,广大教职工为配合“三唱三颂”活动,利用课余(有时加班)学唱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走向复兴》等;“六一”当天破例登台为孩子们助兴献唱,虽有瑕疵但学生格外满意。
随后的日子似乎变得不甚平静了。常规教学一如既往。课余休息议论几句何去何从的话题,交谈中难免伤感。毕竟大家数十年风雨同舟一路走来谈何容易,今朝须臾间各奔东西情何以堪。遥想子校39载的生命历程留下的轨迹,竟如此曲折:创建(1972年)——搬迁(1998年)——移交(2011年1月)——撤并(2011年7月)。诚然,“撤并”一事木已成舟无从更改,但事关大家生计和工作诸事尽可能落实到位,则是不容置疑的共识。譬如,移交时涉及的补发工资的剩余部分,移交后前半年工资问题(六月初已解决),比较棘手的“三金”问题……尤其是全体教职工的未来工作安排等。似乎有了大致思路,做到如下八个字即可:就近,便利,有利,满意。有消息道,绝大部分教师将分流到附近两所学校,余者也遵守就近原则相应解决。同时,周边学校与本校的互动也热络起来。笔者应邀同多位同事参加了DY中学的一次聚会。那天正值周五天气尚好,笔者等人在篮球场锻炼之后,方踏上征程。
聚会地就在眼前。该校的领导成员几乎悉数到场。彼此熟识之后,气氛甚为融洽。Z校长年轻有为,思维敏捷,重情重义,言辞滔滔,颇有魅力。其他成员或稳重,或内敛,或精明,或豪爽。交流时L厂长的友情“闯入”以及一番搞笑“闹腾”,给人印象深刻。难道果真应验了那句“吃人的嘴软”的古训,竟然有了心动的感觉。宴罢已是夜幕四合,分手时相互道声“珍重”和谢意。返回的路上,特意向专车送行的Y校长咨询心头疑虑。彼此理解好啊。下车后,那句“你们来了,我们欢迎;你们不来,自有各自的考虑”的话语依然在耳旁萦绕。
新一周伊始,同事中有人来打趣。连续数天依然如故。接着的几天似乎有点平静,但周四的会议再次掀起不小波澜。关于教职工的去向一事,专门发放了一个表格即《741教职工分流意向表》,直接送达当事人手中,要求在下周星期一下午之前交到S主任处,第二天将呈交区教育局人事科。
人生之路再次面临抉择,何去何从半月之后可见分晓。
(201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