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我与《父亲的背影》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与《父亲的背影》不得不说的故事

2013-10-02 08:24 作者:秋露凝霜 阅读量:30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对于父亲,一直想写点什么,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读到朱自清的《背影》,我感同深受,觉得也该为自己的父亲写点什么。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在上初中,写了一篇《父亲的背影》现在想来是想模仿朱自清他老人家的,具体的内容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只是大概记得那时写十几岁的我远在二十多里的学校上学,每次放学天色已晚,每到村口就能望见父亲等候的身影,那身影如同一大束温暖的光照耀进我年少的胸膛,无论过去多少年,我都会铭记于心。

后来,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一篇征文启事,那时我居住的乡下是很闭塞的,学校也没有报纸资料,可我就是寻到了一篇征文启事,今天想来依然觉得不可思议。我把这个当做十几岁的人生大事,那时想,说不定我的作品能获奖,会让父母感到荣光的。

那篇文章写在我的小小方格作文本上,大概六七百字的样子。写完后,又把征文启事拿出来看了一遍,那一页征文启事被我随时带在身上,不时拿出来看。我的父母当时是不知道这件事的,我是想给他们一份惊喜。

那个时候在乡间没有电脑、没有邮局,为了这几百字的文章,我是费了一番周折的。我向母亲要了两元钱,那时家里很穷,平时我也知道节省,所以母亲没有说什么便把钱给了我。花五角买了几张最新的作文纸,闻着那种纸香,看着那平整页面上整齐的绿格子,当时是有些陶醉的。

之后我开始四处打听哪里有卖邮票和信封的,同学告诉我要到邮局。在一个周六,我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在烈日炎炎里骑了十几里的路程,到城里的时候,我的衣服都湿透了,我顾不上这些,开始四处打听邮局的所在。那时我是很少进城的,性格又腼腆内向,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意和陌生人打交道的,可为了这件事,我抛去了腼腆,逢人便问,现在想来当时的热情和坚定是值得赞赏的。几番周折后我看到了角落里那栋绿色的楼----邮政局,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买完信封和邮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那时我是感谢母亲的把我养得这么结实,一天之内来回骑了三十多里路的自行车,现在我都做不到了。回到家时已经是傍晚了,我躲进屋内,把已经誊好的作文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没有胶水也没有胶带,我便学着妈妈的样子搅了些面糊糊,放在外面的灶台上,把柴草点燃,看着面糊糊逐渐变粘稠,而后拿到屋内,涂抹在信封封口处。并把邮寄地址认真填好又对证了一遍才放心。

忙完后父母喊我去吃晚饭,这顿饭我吃得格外多,一来因为跑去邮局中午没有吃饭,二来觉得完成了一件大事。吃完后,我才觉得格外疲惫倒在床上便睡着了。

第二天的时候我又发挥我的坚持不懈精神骑车到邮局把信小心地寄出去了。寄完后回来得路上,便觉得腿有些酸痛,这段路也格外的漫长。像蜗牛一样蜗行回到家里我便倒下了。父亲过来问我怎么了,我说,累着了,之后便在床上美美睡去,晚饭父母也没有叫我起来吃。

这件事很快过去,杳无音信,在我已经淡忘的时候,有一次我回到家,母亲神秘地把我拉进屋内,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我有些困惑,母亲说:“今天早上我听到大队部喊你的名字,本以为听错了可跑去一看,还真是你的信,不要怪妈妈,我拆开看了。”我看到那一页纸称呼十几岁的我为某某同志心里乐开了花,后面的内容让我几乎跳起来,原来是那篇文章获奖了。我看到母亲的笑,真想拥抱她。

之后我一直把这份获奖通知交给母亲锁在她那个古老的小钱箱里,之后十几岁的我便对文学有了一种热情,待家境改善后,母亲也便经常为了我买些书回来。

直到中考完,我由于几分之差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时,我才又想起那张获奖通知,便拿出来希望学校因此少收些学费,我四处跑,可没有成功,后来是父母把血汗钱垫上又借了些钱送我去的重点高中,那时我的泪下来了。也从那时起,我向文学告别,因为那时我才知道要先有温饱才有文学。

过去若干年,我依然对此事耿耿于怀,但我已知道,那不是文学的错······

在父亲节里本想为父亲写点什么的却唠叨了这么多,愿所有的父亲节日快乐!

相关文章关键词

《我与《父亲的背影》不得不说的故事》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