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医者仁心

医者仁心

2013-10-23 15:23 作者:孙厚举 阅读量:38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我的散文《小小银针寄深情》在网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不少网站相继转载,此文还刊登在2012年6月9日中国石油报《金秋周刊》上。有网友评论说:此一件小事不同于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但是都是说明社会的本质,小银针寄深情说明新社会新精神;作者讲述自己风湿性关节炎久治不愈,但是遇到了好医生陈爱丛,小小银针妙手回春,让人感动;小小银针可以治大病,这不是妄谈,针灸可以舒经活络、活血化瘀、激活机体细胞功能,所以针灸具有神奇的疗效,更难能可贵的是老师永远记住别人的好,说什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无以报答,只有用文字表达谢意,老师把过去的美好会永久留在心里!

我的文章在报纸上刊登后,不少老友对我说:陈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值得赞扬。仇化令老师还专门来到我家,说出自己的感受:“看了你的文章,我非常感动,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陈大夫真是‘医者仁心’,是德医双馨的好大夫,她为我老伴用针灸治疗脑出血造成的偏瘫,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你要替我写篇文章,好好表扬她。”

仇老师告诉我:“我老伴去年8月份突发脑出血,经天津某大医院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住院20多天后,医生告诉家人:‘由于出血部位太深,许多负责指挥系统的脑细胞已经死亡,再难以复活,恐怕老太太的后半生就得瘫痪在床上了。’老伴出院后,半身不遂,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连头也抬不起来。孩子非常焦急,立即拿着医院的诊断资料去咨询天津某康复中心,医生看了诊断结果,双眉紧皱,他告诉家人,根据这个病情,就是来我们这儿,也难以康复,老实说已没有必要来康复中心治疗了。”

团泊洼地处偏僻,医疗条件差,就医非常困难,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一筹莫展,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仇老师想起我院的中医大夫陈爱丛,他听人说陈大夫医德高尚,曾用针灸治愈过不少疑难杂症,要不请她用针灸治疗,心想能治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吧。

仇老师找到陈爱丛大夫,细说了老伴的病情。陈大夫听后,有些为难,她想,连大医院都断定难以治愈的病人,我能行吗?可是转念一想,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我不救她老太太的后半生可咋过呀?于是她就义无反顾,不怕担风险,勇敢地收下了这个病人。但是陈大夫退休留任,每天必须在门诊部坐诊,她只能利用业余时间为老太太针灸。

陈大夫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在针灸的过程中,老太太见到她就哭,说自己给子女添麻烦,还不如死了。她就安慰老人,说好日子还在后头,你心情好,针灸效果就好,乐观是治疗疾病的良药,她的话语使老太太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陈大夫每天晚上,登上四楼来到老太太家为她针灸,就是自己腰痛也不间断。在陈大夫的精心治疗及家人的密切配合下,病情逐渐好转。经过三个疗程的针灸治疗,奇迹出现了:老太太开始能坐起来,继而自己扶着助走器械能在室内慢慢走路了。陈大夫还及时指导家人如何护理病人,如何给病人翻身、按摩,应吃什么样的饮食等。现在陈大夫正进行巩固性针灸,如今老太太已能在室内慢慢挪步行走了。家人喜出望外,老太太见到陈大夫就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我可怎么感谢你呢?”陈大夫总是笑着说:“阿姨,您可别这么说,为您治病,是我分内的事。”老太太又让孩子给陈大夫送礼物,她都一一谢绝。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一切向钱看,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陈大夫这种不计报酬、无私奉献、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应该大力弘扬,让“医者仁心”在神州大地发扬光大!

相关文章关键词

《医者仁心》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