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之万家盈手千里同心
赏月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不管是淡月初升,波光乍泻;还是明月高举,香满一轮;都能引人入胜,使人产生不尽的遐思。
古往今来的诗人墨客,无不钟情于“娟娟”明月,历代诗人笔下的月亮千姿百态,美奂美伦,一些不朽的篇章更是万人争颂,千古流芳。
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里有《陈风·月出》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镏兮。舒忧受兮,劳心?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月亮出来皎洁明亮,心仪的人儿容貌俊俏异常,望着她窈窕舒展的身姿,嗅着她与生俱来的沁人体香,诗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不由得心移神荡,情思涌动,不能自己,暗自撩拔起浪漫的心弦,情不自禁的唱出妙语佳音。
南朝诗人谢庄的诗句:“隔千里兮共明月。”愿相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平安无事,共同欣赏天上那轮辉光满目的月亮。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祝愿,她包含了千言万语,此地无声胜有声。此句一出,万人苟同,即成为后人争相效仿的范句。象唐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宋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也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咏月名句。中央电视台1988年春节征联:“认识海角天涯,此际月明千里共。”有人对曰:“何分苗声藏族,今宵春好八音同”。道出了四面八方的华夏儿女对着影横玉宇、光射九洲的十分圆月,庆祝各族人民大团圆的共同心声。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有诗句:“一年明月今宵多”。月亮升上宁静的夜空,像刚刚脱水的银色玉盘,灿烂的光辉照耀大地,万物在她的朗照之下焕发出皎洁的光彩,这是一年里见到的最美丽动人的月色了。诗人仅以一句近似直白的语言,把八月十五月亮的优美姿色表达的淋漓尽致,固气神完,读后令人抚掌叫绝。
宋词名家柳永在杨柳依依,晓风徐徐,镜影涵虚,残月斜挂的江边,写下了“婉约派”词人最靓丽的代表作:“杨柳岸,晓风残月”,被方家誉为“古今俊句”。宋代诗人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有异曲同工之妙。温柔如水的月亮,静静地斜挂在轻轻摇曳着的柳树枝头,黄昏的风微微飘浮着一丝凉意,大地一片宁静祥和,热恋的人儿相约出来,密秘谈论他们的心腹之事。
宋朝诗人张先因写了三句带“影”字的名句,被世人敬称为“张三影”。其中他平生最得意的之句是:“云破月来花弄影”。云淡风轻,月照花拂,春天的夜色何等秀丽醉人!因此又有了一个绰号“云影郎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华诗坛出现过许多“殊勋盖世间,直声满天下”的名人。初唐诗人张若虚以一首迈绝千古的力作“春江花月夜”跋得头筹。这首诗被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清末诗评家王?运赞为:“孤篇横绝”的杰作,千百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浩浩春江无处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在月的照耀下,浩渺无垠的大海,白云舒卷的天空,古色苍碧的原野,森沈蔽日的花林,粲然如玉的镜台,柔软细嫩的沙滩,迎风吐气,遇雾潜形的鱼龙,西风萧瑟,忧戚哀鸣的鸿雁,沧桑漂泊的游子和长夜不眠的思妇,构成一幅完整的充满人生哲、宇宙奥秘及生活情趣的江干月夜图,反复吟诵,给人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