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月之未满十分先行一曲
新月恬静优美,使人产生憧憬和向往。月牙初露,清洁又明净,象丽人一样秀美可爱。初月,既新月,俗称“月牙儿”,人们将之比作“虚弓”、“破镜”,或叫“玉?”、“银钩”。宋朝诗人苏轼形容道:“新月如佳人”。元代爱猷识理达腊在《新月》诗中写道:“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照九州”。“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新月虽然不是圆的,但她玉魄弯弯,寒光细细,其光辉清淡如水,极尽妩媚,给人一种清新活泼的感觉。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文学家泰戈尔在《新月集》中写道:“孩子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新月代表了新鲜的活力,代表了蓬勃向上的朝气,因此成了无拘无束的童心的象征。中国古代帝王对某件事感兴趣时,可随时诏命某位诗人来作诗助兴,称为“应制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记载:“太祖(朱元章)夜幸后池,对新月置酒,问:‘当直学士为谁?’曰:‘卢多逊’,召使赋诗。请韵,曰:‘些子儿’,其诗为:‘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太祖大喜,尽以坐间饮食器赐之。”把新月比作新镜,发出“些子儿”的光来,真可谓新颖别致,独具匠心,诗人对月的观察细致亦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漫漫长夜,宁静又安祥,此时的月亮清丽绝伦、优雅恬淡,给人一种特别舒心的感觉:
唐朝大诗人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中的夜晚,有明月青松,流泉青石,闲静幽美,清爽宜人。
唐司空曙:“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渔翁打鱼回来,月已西沉,江村显得宁静又安祥,正是睡觉的好时候,船也就懒得系了。
清张裕钊:“夜月柳阴人未寝,村翁荒渺说隋唐”。深沉的月夜里人们尚未就寝,聚拢在柳树下面,听村里的老翁讲述隋唐时代荒远无稽的传说。世人常以“花容月貌”、“莲眸月面”、“水中月、镜中花”喻女子之美,“蕊宫仙子、月窟嫦娥”成了绝色佳人的化身。以明月来拟写美人,会使月美人更美。
唐韦庄:“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酒店里有位少女,只看到她凝洁如酥,莹润似玉的雪白手腕,就知道她是个有素月般美貌皎容的绝色佳人。
金蔡松年:“山黛远、月波长”。眉之浅晕,目之流盼,使人如见女子倾国倾城之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