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最后十日走笔(二)
第八日:华半厂职工为香港回归准备各种庆祝活动
香港回归祖国的日子越来越近,如今只有一周多了。
华半厂作为中国社会一个细胞,也在为香港回归做方方面面的准备。基层各单位,各自独立排练节目,精心设计每个节目。白天,上班之余,利用能够利用的一切时间排练节目,有时忙活起来,顾不了吃饭,来不及喝水。天气异常燥热,气温持续上升,偶尔间送来一阵凉风,甚至刮过一阵乌云,然而,就是下不了雨。天,实在酷热;雨,尤其吝啬。所有这些,丝毫阻挡不了人们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满腔热情。这份热情自然流畅,毫无做作之意。这份血浓于水的情感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长期积淀的必然结果。
没有文化的国家,如同一片漫无边际的可怕沙漠;没有了人间的骨肉亲情,更无异于行尸走兽。毕竟血浓于水,毕竟同根同种!
白天与黑夜轮流更替。白天抽空排练,夜晚也不会空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共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一洗华夏民族的百年耻辱。
“落后就要打”这个惨痛的教训对中国人来说,印象太深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灾难几乎没有一天停止过,大大小小的西方列强几乎都欺凌过昔日显赫威风八面的泱泱华夏古国。因为闭关,因为落后,因为腐败而屡遭打击和侵略,其情其景的冷寂与凄凉,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历史终于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人民毕竟站起来了。国家的日益强大,也给国人带来无上的荣光和自豪。因此,该唱就唱吧,该跳就跳吧,无论用何种形式表达这份心情都是合情合理的。该扬眉吐气的时候,干嘛要保持缄默!
国家繁荣富强乃是劳动人民的最大幸福。
珍惜这份感情和荣耀,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是全体国人的共同愿望。
香港回归之日快要来到,华半厂庆回归的节目排练好了吗?
(1997.6.23晚23:20)
第七日:港英政府走向终结的几个标志
总觉得香港回归祖国的脚步垮垮直响,催人振奋。
尽管天气炎热,难得的徐风也不忘夹杂沙尘。但职工排练节目的热情依然不减。从二楼阅览室,从厂子校,从托儿所等,多家基层单位的节目彩排正紧张进行着。嘹亮歌声伴有舞蹈,洋溢着火热而浓烈的爱国之情,格外引人注目,惹得行人驻足谛听,有的还想打探个子丑寅卯来。基层单位领导亲自抓,创造优势条件,表达欣悦之情。
普通群众的热情与豪迈,掩盖了末日港英政府的真实存在。有几件事颇耐人寻味。
其一,港英政府最后一届(一次)立法会结束。
其二,港英政府最后一届(一次)行政会结束。
以上两件事表明,港英政府已经走到了自己的末日。这意味着一个旧时代的彻底终结。
而自豪的中国人正满怀信心地迎接“东方之珠”的顺利回归!
(1997.6.24夜)
第六日:彩排为哪般,香港要回归
梦境里,香港回归遥遥无期。
印象中,香港模样模模糊糊。
而如今,香港如此接近和清晰,宛若就在眼前。
男女老少的中国人个个喜上眉梢,笑意刻在脸上,忘情地谈论香港的回归的林林总总。他们中的一部分不光谈谈而已,还要借助某种形式来表达喜悦的情怀。譬如高唱一曲香港回归的颂歌,跳一段开心舒畅的舞蹈,如此以抒发胸中的自豪与快乐。
你看,厂下属某单位的舞蹈又连起来了,且伴随着节奏明快,富有朝气的音乐;你听,谁家的大合唱整齐豪迈,散发着激情与魅力。舞蹈与合唱,吸引了为数不少的观众或听众倾心玩味。台上台下,相互交流,彼此传递着一个共同的心声:香港回归,普天同庆!
忽然,一队人马身着鲜艳的服装,自本厂生活区大门口经过。他们的精气神令人称羡,清一色服装格外惹眼。周围的少男少女欢跳不已,眉宇间的幸福感着实让人心热。
天空依旧湛蓝,不见一丝云彩。风儿时而吹过,懒洋洋的没精打采,好似瞌睡人的眼。天空下的人群热情不减,喜悦之色流露在一颦一笑或举手投足间。
就在这时,广播里正报道着一则喜讯:陕西安塞腰鼓队代表三秦儿女将要赴港参加政权交接的庆祝大典。人们感慨道,他们好福气啊!
(1997.6.25)
(说明:此番连续刊发的十篇博文是1997年6月为迎接香港回归祖国倒计时最后十天而写的,为保持原貌仅在文字上作了尽可能小的修改。文字虽显稚嫩,但殷殷之情洋溢其中。谢谢朋友的来访和点评!祝天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