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惜顾成心痛
因为钟汉良的缘故,第一次认真地看完了一部武打片。起初因为看钟汉良扮演的顾惜朝太坏,以至于怨恨起钟先生扮演了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蛋来,冲动之下在钟吧贴了一个发泄贴,结果招来一顿围攻,看着一个个气愤填膺的回帖,我心里觉得好笑,我不过是觉得钟小哇一个纯净阳光的人,不应该演这样一个坏蛋,而且还演的入骨三分,让我有些惋惜罢了。不曾想,我却伤害了众多的顾粉。我就有些纳闷了,难道我的价值观真的有问题了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喜欢顾惜朝心疼顾惜朝呢?带着疑问我开始认真地观看并审视这部作品中这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说实在话,顾惜朝为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做法实在让我不能苟同。“道亦有道”,然,顾的手段太过残忍。比如血洗霹雳堂、血屠毁诺城等,加上钟汉良的表演,让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呐喊:“顾惜朝你太残忍了。你为什么要这么极端呢?”随着剧情的深入展开,顾惜朝的才情也一一展现,他的冷静、他的沉着、他的智慧。让我不得不佩服他。我从痛恨到惋惜,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仁和,明阴阳、懂八卦、知奇门、晓盾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比管仲乐毅之贤”,这样一个胸怀报国大志的人,却被人当做棋子利用,你不得不为他扼腕并心痛。
顾惜朝是一个妓女的私生子,我们可以想象。在那样一个环境中成长的顾惜朝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内心的信念是何等地坚定。他每天耳濡目染了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荒淫无度,不但没有沉沦,反而让他雄起一颗伟大的理想,他要改变自己改变这个世界,于是他刻苦学习,这仿佛就像是现在的寒门学子一样,为了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挑灯夜读只为高考一飞冲天,成就未来的事业。
然而,社会终究是残酷的,你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没有关系网,你再有才能也是枉然,顾惜朝遭遇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然而,上帝又偏偏捉弄他,让他结识了傅丞相的女儿傅晚晴,而傅晚晴刚好经历了一场爱情变故,心灰意冷中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了顾惜朝身上,更准确的地说,顾惜朝成了傅晚晴“借尸还魂”的替代品。这也就成了顾惜朝悲惨命运的开始。
他爱晚晴,却始终认为自己太卑微而一心想通过完成傅丞相的任务后,能出相拜帅,才能与晚晴匹配。在连云寨的时候,晚晴主动和顾惜朝“圆房”,而顾惜朝拒绝了,原因很简单,他一定要让自己有所出息才够资格与晚晴相欢。他爱的很纯粹,只想彼此地位平等,那样他的爱才不会有压力而失去平衡。而这样的爱情,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天不也在上演吗?
他心高气傲,自命不凡,视江湖英雄为“草莽”。影片中有个场景就生动地表现了顾惜朝的这一思想。
霹雳堂雷卷答应和顾惜朝联手一起消灭戚少商,雷卷让顾惜朝等人住进了自己的雷家庄,这天,雷卷在自己的茶亭喝茶,顾惜朝远远地看着雷卷,表情困惑又轻蔑:这些江湖怪物,整日里只知道报仇,白白坐着浪费大好时光。这段独白这个场景就是顾惜朝内心世界的真实告白。在他的思想中,一身武功就应该去报效朝廷,而不是为了一己私怨在江湖上掀起一次次腥风血雨。侠义不过是个人主义的东西,而在顾惜朝看来,个人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功业上才是正道,只有权力才可以真正地施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最精彩的有两处与戚少商的对白。一次是顾惜朝围攻正在疗伤的戚少商。
顾:你致命的弱点就是自诩侠义,好为大侠,大侠值几个钱一斤?
戚:江湖有千斤,一个大侠义能担八百。
……
顾:我知道你是真正的大侠,可是,我常想你的所谓侠义和我的理想抱负究竟哪一个更有价值?而我的结论是,你的侠义和我想要的东西相比,简直是孩童的玩具。我是丞相的女婿,奉命来杀你,有这么多人跟着我,这就是权力。而你的侠义呢?迄今为止给你带了什么?你一直被出卖,一直被捕杀,如果你今天被逃脱了,我便信了你的侠义。
另一处是顾惜朝与戚少商在“鱼池子”中的一段对白:
戚:我问你,如果你能活着出去的话,你会怎么做?
顾:要是活着出去,我还是想要我想要的东西。
戚:权势?
顾:对,权势。可能你觉得权势不重要,那是因为你在江湖上早已经拥有了你的权势。而我仰知天文、俯察地理、中晓仁和,明阴阳、懂八卦、知奇门、晓盾甲,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自比管仲乐毅之贤,却不能施展我的才能,还有晚晴,我必须出将入相才能配得上她,可你,一直不死,总是挡着我,真是造化弄人,到头来,我还是要死在这活死人墓里。
戚:这么说,你就是死不悔改?
顾:戚大侠,我问你,要是现在我们两个只能活下一个,你会让谁活下来?
戚:我活下来。
顾:这可不像大侠的话……要是我还能活下来的话,我就相信天有眼,我就悔过。
只是这两次顾惜朝的承诺都成了泡影,他心中的理想与抱负,驱使他去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就像被人施了魔咒一样。
顾惜朝是孤独的,他的内心也渴望朋友,他与戚少商第一次在旗亭酒肆饮酒舞剑,特别是当戚少商将《战法七略》捡了回来,并拼凑好认真地拜读了该书,顾惜朝从心里敬重戚少商,也数次放过了戚少商。只是使命在身,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自己的爱,让他不得不一次次在选择中违背良心而做出一个个杀戮。
在“鱼池子”中,顾惜朝拿来酒菜与戚少商送行。
顾:大当家的,我还是愿意这样称呼你。可能已经习惯了吧。喝酒。
顾惜朝端起来酒杯想与戚少商碰杯,没想到戚少商直径喝了,这让顾惜朝很是惊愕,他以为他的真诚告白会唤起戚大侠的同感,两个知心朋友把酒言欢。而顾惜朝天真地以为一切都可以释怀。顾惜朝的那份尴尬那份惊错,让我不禁为顾惜朝痛惋:顾惜朝你真的太天真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镜头推向顾惜朝,只见顾惜朝并没有责怪戚少商,不甘心地问戚少商:我问你三个问题。第一,你和顾惜朝在旗亭酒肆初次见面的时候,你是否真心把顾惜朝做朋友?
戚;是。
顾惜朝的脸上掠过一丝欣慰的微笑。
顾:第二,你和顾惜朝若是没有你死我活的仇恨,你会不会和他成为朋友?
戚:会。
顾:若明天就要死了,最想做的是什么?
戚:见息红泪。
顾惜朝会心地笑了,那笑很幸福很满足:不错,若是我明天要死了,我最想做的就是再和晚晴见上一面……
这一段对白表露了顾惜朝孤独的内心世界,和他渴望得到朋友的心念。不管他对戚少商做了多么残酷的事情,但在骨子里,顾惜朝还是当戚少商是今生唯一的知己,甚至超过了晚晴。只是两个志不同道不同的人,却在内心又把彼此当做了知己。戚少商一次次地放过顾惜朝,顾惜朝也一次次地放过了戚少商,他们都想为彼此的那份相知坚守一丝希望。
顾惜朝是可怜的,他一直希望自己被人赏识而努力着。他渴望得到尊重得到认可。在戚少商和雷卷联手要杀顾惜朝的时候,顾惜朝对戚少商说:我可以拜托你一件事吗?
戚:你说。
顾:我写的那本兵书《战法七略》你还留着吗?
戚:我还留着。
顾:我留着,它时刻提醒我一定要查清真相,给你拉个清单。看看你对连云寨欠下了多少血债。
顾:如果我今天活不下来,麻烦你把他流传下去。
戚:好。
而最让我理解顾惜朝并为他心痛,是傅丞相向顾惜朝说明逆水寒剑中的秘密那场戏。这一段戏,顾惜朝的台词不多,但是表情却是最多最复杂的。当傅丞相告诉顾惜朝自己要黄袍加身时,顾惜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惊呆了,傅丞相在他耳边讲述着自己的计划,而顾惜朝的内心世界翻江倒海一般,这里不得不叹服钟汉良的表演,他的面目表情特别的丰富,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在折射此刻激烈的内心世界以及思想深处的斗争。他努力在思索着要如何应对这一切,而傅丞相早已经拿准了顾惜朝的心思。傅丞相一拍顾惜朝的肩膀:“你是一个人才啊,我很高兴,没有看错你。晚晴那边我会替你去劝说。让她彻底忘记过去,让她和你重归于好。”顾惜朝笑了,因为顾惜朝的心思本来就很简单:一是爱晚晴,与晚晴白头偕老;二是能有一个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面对岳父大人的大逆不道的行为,顾惜朝还是矛盾的。而老奸巨猾的傅丞相又拿出种种好处利诱他,而这些似乎还是不能动摇顾惜朝为傅丞相卖命,于是他又抛出了:“其实啊,这一招在你的兵书《战法七略》里早已经写到了。”顾惜朝很是惊异,曾经他是那样的恳求黄大人帮助他,让傅丞相读一读自己花了四年心血写成的《战法七略》,但是被黄大人嘲笑着将书甩给了他。而此刻,顾惜朝听到岳父大人说出了书中的战略来,简直不敢相信地看着傅丞相,傅丞相笑着说:“《七略》是本好书啊。”顾惜朝笑了,像个从未得到过表扬的孩子第一次得到表扬得到认可一样,自豪地笑了,一声:“主公”将所有的委屈和道义丢在了脑后。正是顾惜朝的这一个“被认可”的满足笑容一下子熔化了我对他的痛恨而变得心酸心疼起来。
其实,现实生活中有着太多的人被压抑被忽视,他们就像顾惜朝一样渴望得到认可。有一个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他,于是,他就经常偷父母的钱买拼图板,他的拼图技能是全班最好的。每当在拼图游戏中战胜了那些成绩好的孩子时,他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指出:人有五种基本需求:一。生理需求;二。安全需求;三。社交需求;四。尊重需求;五。自我实现需求。“被认可”心理就是尊重需求。正是因为人具有尊重需求,所以才会让我们做出一些反常态的事情来。
顾惜朝因为出身贫贱,自卑心理就更加的强烈,他的尊重需求也就更加的强烈。所以,他做出的反常态的事情也就更加地极端。
影片的最后,是顾惜朝抱着晚晴的遗体,一步一步向外走去,即使自己身负剑伤,他依然执着地抱着晚晴,微笑着,他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晚晴,我们回家吧。那一路踉跄的镜头,让所有曾经痛恨他的人痛恨不起来了,心头却撩起一丝淡淡地心痛,一声长叹:多行不义必自毙……
我一直纠结在顾惜朝这个人物带给我的感觉中,从最初的痛恨到最后的痛心,甚至怀想着顾惜朝后来的生活:每天守着一座孤坟,给她讲故事,讲战法七略,讲天文地理,为她弹琴舞剑。铁手放弃了四大名捕而成为一名游侠,他常来看望惜朝和晚晴,他和顾惜朝成了好朋友。还有戚少商,他和顾惜朝已经没有仇杀了,他们成为了朋友。因为我不希望顾惜朝形单影只……
我问自己:为什么会原谅他的胡作非为?难道自己曾经的价值观错了吗?
那天,爱人看《大秦帝国》感慨万分,他强烈建议我去这部片子。他说:“商鞅为了变法,一次杀了700人,你想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一下子700多个人头就落地了。”我听了心里一颤。商鞅为了秦国强盛提出变法遭到发对,为了推行其法度而大开杀戒,他的行为就是道,是名垂青史的功臣,而顾惜朝为了尽快地捕杀戚少商而掠杀阻扰他的人,就成了罪人,是“十恶不赦”的坏蛋,这究竟合理吗?自古不就有“一将功成万骨枯”吗?如果,顾惜朝不是为一个乱臣所利用,而是为神侯府的诸葛先生所用呢?或者是一个忠臣呢?他的命运会是怎样的?亦或者,傅丞相成功了,顾惜朝也出将拜相了,又会有谁说他是“恶人”呢?如果顾惜朝没有遇到傅晚晴……
可惜没有如果,注定了顾惜朝的命运如此的不堪。而温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逆水寒》中的人物除了顾惜朝我心痛外,我最喜欢的当属郝连春水了,他爱的执着更懂得如何去爱,为了息红泪,他一次次出手帮助戚少商;他心中有侠义,亦能舍身取义肝脑涂地。为了不杀戚少商,他不惜自己与九幽神君一搏。我不喜欢戚少商,他不懂得爱惜女人,他心里只有他的大侠,息红泪一次次地救他,最后,他还是选择留下来而让息红泪孤身一人离去,所以,注定了他代替铁手成为一颗棋子;我也不喜欢铁手,过于刚正,好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铁手终于放弃做一颗棋子,而成为一名游侠,行自己的侠义去了。对于女人,我喜欢沈边儿和红袍。为了爱默默地付出,不图名份,始终不离不弃至死不渝。或许是因为红尘中有太多的人我们无法去爱,只能是默默地相守陪在他的左右吧……
很感谢那些指责过我不懂顾惜朝的人,是他们让我学会了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去审视一个作品一个人物,不再从视觉上去评判一个人,而是从本质上去感知一个人。更感谢钟汉良入木三分的表演,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嘴角的轻微颤动、每一个不经意的眉梢抖动、每一次手的动手、每一个眼波的流动,每一个眼神的闪动,无不将顾惜朝的内心世界演绎得淋漓尽致,真实地还原出顾惜朝这样一个最底层的小人物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忍辱负重但又不择手段的悲剧人物。而这样的人,你身边有我身边有,甚至是你是我们自己……
怪不得有人说: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顾惜朝……
只是我想说:好自为之吧!
201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