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震撼中延续
一抹晨曦,突然被乌云盖住,世界暗淡了许多;一片晚霞,顷刻落下地平线,今天再也见不到亮光;刚才还在空中飞舞的雪花,融入地下,化作水滴,已找不到了踪影。
又一位好友绝尘而去了••••••
近几个春夏秋冬的更替,我的兄长、同学、同事、朋友,有好几位相继去世,近距离目睹了生命的顽强与挣扎,无奈与脆弱,心中的天,有时雷电交加,有时风雪骤至,有时阴雨连绵。对于生者来说,身边的亲人、朋友的逝去,给心灵带来的震撼是极大的。血浓于水的亲情,牵肠挂肚的友情,一时间有如天塌地陷,手足断裂。
一次次泪如泉涌,一次次心如刀绞,一次次大彻大悟的思考,一次次灵魂受到洗礼和升华。痛楚之后,会使我们逐渐看淡生死,任由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但那种兔死狐悲的无奈,在骨子里的悲切,也是不可避免的。平静下心情,恢复到常态,就会警策自己珍惜宝贵而短暂的生命,珍惜有限的时间,争取多为他人做一点事情,多为后人留下一些人生的感悟。
他比我小两岁,是个非常好的人,正直、认真,乐于帮人、勇于担当。我的脑海中闪过一幕幕,他可亲可敬的形象。病后,为了不过多的麻烦大家牵挂,他向众人隐瞒了病情,自己和家人承担着痛苦和压力。送葬时很多人才知晓,其实,他一开始就知道病情十分严重、十分凶猛,但他镇定自若,稍有好转就上班,坚守岗位,为社会再多做一点贡献,多尽一份心意。
他的豁达大度,科学治疗、调理,让他增加了生命的长度和厚度。坚持了三年多,就在我们都以为他已好转的时候,却又突然离去。
刚成人的爱女撕心裂肺的哭喊,憔悴的爱妻悲痛欲绝的抽泣,亲朋好友抑制不住的泪眼磅礴。因为他走得太早了些,在不该走的时候走了,留下了太多的遗憾。
人的一生,是从未知到有知,又回归到无知的过程。逝去对个体来说,是一种大解脱、大超脱。正如网上流传着的一句话: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在他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在他人的笑声中而来,在自己的笑意中而去。
尽管起点和终点都不同,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生命本体应该是公平的;尽管健康的生命本体是平等的,但各种际遇,却又千差万别,因此,每个人生命的长短、厚度,也不一而同,大相径庭。
正常的人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一路走来,直至古人说的寿终正寝。
幸福的人生,应该得到应得到的爱,有温暖的家庭,有正常的生活,有子女的延续,••••••
有价值的人生,无论生命时间的长短,而只要对社会,对他人,有意义、有贡献、有影响。很多令我们竞折腰的英雄人物,大都处于青壮年时期,就牺牲了生命,但他们的生命价值,远远高于我们普通的人生。“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雷锋精神,已成为照耀人类生活的一盏明灯。
我们中国人喜欢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视死亡为恐惧,所以本土的道教,修身炼丹,追求长生不老。而外来的佛教,把死亡看作一种解脱、超脱,无惧死亡。但是通过苦修,使精神得到升华,在有些人看来,也是一种赖活着。殊不知,这里有着对生死的大智慧呢。真正的赖活着,是苟且偷生。
国人都会觉得墓葬之地,阴森可怕。西方人用文化提升灵魂,视墓葬之地为精神的传承,把陵园修得十分美丽,精选伟人哲言,树碑立牌,使活着的人,在休闲游玩之中,升华心灵,受到教育。据说,在陵园附近的房价是最贵的,这在中国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普通人,没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也没有德行言的功名传世,传三代,过百年,后人就不记得先人的名字了,二百年后,就更没有人知道你曾到这个世界上来过。试问我们自己,对已过世的爷爷、奶奶辈老人,又有多少印象,知之多少呢?
所以,人类社会的家庭承传十分重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休养生息的平台。细胞兴旺,人生幸福长寿,社会和谐安定。其实,家庭承传是社会、民族、国家文化承传的基础,修修家谱,讲讲家世,使我们活着的人,心中有祖宗,有祖国,不会忘本叛国;死后不仅血脉得以繁衍,精神也能得到承传,这是普通人所能得到的,最大的灵魂慰藉吧!
论人生之长短,叹生命之无常;拈性命之轻重,叹命运之不同。我们在和平年代的平凡人生,不求重于泰山,也不应轻于鸿毛,想想后人在看着我们,学着我们,想想我们随时都有可能离开这个世界,让我们珍惜当下,好好地活着,好好地过好每一天,给后人做个好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