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韶山半日行

韶山半日行

2013-10-26 20:55 作者:人间如梦 阅读量:29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因为第二天就是农历五月初四,将放端午假了。所以,6月21日放学后就得以和同事们一起外出,外出的第一目的地,是韶山——毛泽东故居。

也许,即使不是因为毛泽东,韶山,也一样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因为,单是地名由来,就可以让人很神往着了。知道《论语》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人一定不少,而韶山,据说也就因为舜帝南巡于此,在山间演奏《韶乐》而得名。

可能,从黄帝到尧舜禹这些史前帝王中,有关舜帝的记述是最富于浪漫气息的了。且不说他早年的艰辛和小心翼翼应对各方面矛盾甚至刻意的刁难陷害,也不说他如何帝王气魄管理国家(也许,应该叫部落吧),单是很多人一定都知道的尧帝为考察舜帝德能而将女儿娥皇、女英嫁与舜帝的故事,单是很多人一定都知道的舜帝死后,两个妻子千里迢迢去洞庭湖边哭祭,致使洞庭湖边“斑竹一枝千滴泪”的故事,就足以叫人迷恋。

当然,如果有人敢狂妄一点去怀疑的话,我想,尧帝嫁女,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政治婚姻而已。不过,千年以来的后人尊崇古人,宁愿只去往浪漫的方面想象。有了这样的想象,韶山,舜帝美丽琴弦间流淌出来的地名,自然也就着上了浪漫的气韵。

而今天,我就要去到那个因为舜帝传说而写下“斑竹一枝千滴泪”,那个缔造了新中国,既是“笔下风雷雨”的浪漫诗人,也是“胸中百万兵”的政治家兼军事家的韶山人的故里,去瞻仰他的故居新迹。也许,一车的人都没有注意到,在我们乘车途中,我们那司机师傅好几次播放了那首“送战友,踏征程”的歌。听着这歌,想着去韶山,也就恰如单纯读“斑竹一枝千滴泪”这个句子,有斑竹的美好,也总有泪滴的感伤。

乘了一夜的车,6月22日早上6点过,终于到了韶山。我们算到得很早,导游带领着,几十人去公路边可能是一个相当于高速公路服务站的地方简单洗漱。然后,去另外一地方简单早餐,时间也就7点过,再径直乘车向毛主席铜像纪念广场而去。

无论如何,到这样一个地方,也许,心里都是怀着一些激动,也怀着一些敬仰,怀着一些兴奋,也怀着一些肃穆的。我们一行人听着导游的讲解,望着高大的主席铜像,脚步也不自觉的随着导游向广场的深处走去,向铜像的近处走去。广场里,也有了一些零星的客人,当然也少不了四处游走的小贩。看着高大的铜像,听着导游娓娓的讲解铜像的高度,讲起铜像揭幕时候的“日月同辉”,讲起铜像揭幕时的“杜鹃花开”。当然,这样的故事,你信,就信了,你不信,也一定不会影响内心的天平。

就在我们要离开铜像,向广场别处参观时,远远看到来了一拨游客,他们排成整齐的两列纵队,前面两人神情凝重抬着一个花篮引领着队伍踏着铜像前的红色地毯慢慢走来。顿时,我觉得又增添了一份肃穆,增添了一份厚重,便和同事们一起,静静的站立,注目着这支队伍走到主席铜像前。他们环铜像走过一周表示哀思,再自然形成两列横队静立到了铜像前。听其中一人在介绍自己来自何处何单位,然后,主持着对铜像三鞠躬。这样的氛围,很感染人的,我觉得,自己也在心底鞠躬起来。只是,鞠躬完毕,却听那主持说:请大家双手合十,默默许愿。我不知道每一个人在各自许什么样的愿,我想,仪式只应当表达心底的尊崇,一旦还要表达私卑的诉求,仪式本身的高贵与圣洁都已经被污染。

看到别人如此庄重,导游问我们要这样吗。几个领导并未多少商量,就这样了吧。于是,领导也去“请”了一个花篮,也这样对主席铜像进行了拜谒。幸好,我们领导省去了合十许愿。

从铜像广场到主席故居,甚至在我和几个同事挤出时间去探访主席父母墓地的途中,一直有贩卖主席塑像的小贩跟随。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锲而不舍的架势,也真让人想到当地的民风人情。他们贩卖的主席塑像,说是铜铸,其实,放手中一下就知道只是石膏质地而已。最初,十元钱一尊,后来,十元钱可以买到不同样式的两尊,再后来,还可以另外附一个嵌有主席照片的中国结甚至还加一串有主席像的项链了。不管如何,小贩们,就是靠这样生存的了吧。

瞻仰了主席故居,我们还去了主席纪念馆,还去了韶乐宫。舜帝的《韶乐》早已经失传。据说,在许多学者,艺术家努力下,编出了新的《韶乐》。可惜的是,我们没有看到演奏《韶乐》。进入韶乐宫首先看到的倒是毛氏在韶山的发展历史,当然,也可以让人由此而更多了解韶山的风土沿革。接着,我们便被韶乐宫的导游带到一个房间外等候,说是要面对主席遗像进行拜谒,便静静的等待,等前一批游客拜谒后从后门离开。

我们进入房间,见房间里挂了一张主席像,估计,和那些年挂在家里堂屋中的一样大小吧。我们站定,这次的主持人当然是韶乐宫的工作人员。她倒是很麻利,见我们站得整齐,便开始高喊鞠躬,我们都深深鞠躬。三个鞠躬完毕,主持人说有一个主席金卡给每人,去刻上时间和自己名姓,可以保佑平安。说完,便挨个发放。其实,走到好多旅游地方,都有这样的“金卡”,只是,这里的,将一般地方的佛像换成了主席像。接了金卡,我们被带入另一房间,房间里已经有三四个工作人员等着,当然是等着我们把金卡拿去刻字的吧。

其实,都知道这刻字,肯定不会是免费的,有人说,二三十元,反正也算贡献给韶山人民,刻就刻吧。也有人怯生生问,可以不要吗。工作人员倒是很爽快——一百元一个。接着,眼睛一转,凛然然低沉沉说——不要的,放这里。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的,我迟疑了一下,连忙把主席金卡放到“不要的”那地方,和两个同事羞愧着逃命着一样溜了出来。

实在的说,我一直就拒绝旅游时候去寺院道观里观光中被上香,被算命等的。因为,平时生活里,我就压根不信。只是,以前我没有这样的矛盾过,当然也没有厌恶过。因为我明白,旅游,就是这样,旅游业,也就是这样。我也许算是知道一点释迦摩尼,也知道一点老子庄子,人各有志,信与非信,欺与非欺,何必深究,也何必要在自己心底安与不安呢?

只是,美好的韶山,我在伟人故居走了这么一个上午,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会想到安与不安上来了。当然,我知道,离开韶山,我会很快忘记这个想法的吧。

相关文章关键词

《韶山半日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