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小村轶事――小兰私奔

小村轶事――小兰私奔

2013-10-25 20:49 作者:荒漠逸行者 阅读量:39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小兰是当时村长的女儿,人长得秀气好看不说,精明能干,可是村上好多小伙子暗恋的对象,老人们也常说,谁娶了小兰,可是几辈子修来的福。但是,就在小伙子们明里暗里展开激烈竞争的时候,却传来了石破天惊的消息:小兰私奔了!于是失望之至的人们在这个消息的打击下,脆弱的自尊被彻底击垮,开始制造各种泄愤的语言,在小村迅速传播。当然,不管怎样闹得满城风雨,但事实毕竟是铁定的了,虽然村长也宣布不认女儿女婿,小兰却吃了秤砣铁了心。小兰是村上第一个私奔的女子,以前人们只是听说过别的地方有这种事情,现在发生到自己身边,对村长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

村长家条件好,在村头开了个小商店,平日里主要有小兰负责经营,包括进货,也是她一手操作。村上的大姑娘小媳妇需要什么,小兰一清二楚,总是把她们最喜欢的东西摆在货架上。饭后茶余,那里总是人来人往。小伙子们为了接近小兰,也老是打着买烟买酒的幌子,有时甚至三五成群就在小商店喝酒,摆个架势,表现表现,期望自己能够打动小兰的芳心。但小兰总是那样微笑着,也没有对谁表现出过分的亲热。越是得不到,越是不甘心,有时半夜三更,也有去买烟买酒的小伙子。当然晚上小兰一般不开门,只是从窗格子了接,那可是专门设计的,方便夜晚买东西。当然也有不安分的小伙子,乘着接东西的当儿,赶紧捏一下小兰的手,沾个小便宜。小兰也只是嗔骂几句,并不恼火。

小兰私奔,好像没有蛛丝马迹,后来才弄清楚是远在三四十里之外的一个小伙子,吸引了小兰,本来可以去小兰家提亲的,但小伙子人虽然帅气能干,可家里贫穷,再加上听说有狐臭之类的,因为他的姑妈就在小兰家商店旁边,那是村上公开的事实。在农村,人们对这类有狐臭的人很讲究,叫做“有病”,谁都最计较这种情况,没有这种“病”的人家,自然不会和“有病”的人结亲,这也是讲究“门当户对“。小伙子来姑妈家,一来二去,不知咋的,就打动了小兰的芳心,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心里清楚不会提亲成功,那就只好先斩后奏,先把生米酿成熟饭。小兰也清楚自己父亲的脾气,就是提亲,也会被父亲赶出门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农村人常说斗大的麦子还得从麦眼里过,即是私奔形成事实,还要请媒人上门履行手续,以后迟早要上门认亲,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一般情况下,媒人上门,讲好彩礼,送了彩礼,也就默认了这门亲事,女儿女婿都是自己的。但小兰父亲却是宁折不弯,死活不承认。小兰也是倔到底,哪怕不认自己,也不回头。当母亲的心疼女儿,道出了不答应的原因:一是小伙子家贫,日子过不去;二是有病,盖过的被子都不好闻。小兰却顶了回去:吃糠咽菜自己心甘情愿,只要心情好,何况谁能福一辈子,谁能穷一辈子。至于有病,自己能接受,如果将来回娘家,自己的铺盖自己带。母亲虽碰了钉子,但女儿总归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只好在老头子面前说好话,实在说不进去了,就寻死觅活地闹腾,不耐烦的村长禁不起没完没了地折腾,最终屈服,承认了这门亲事。

小兰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回娘家也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样子,还是那样说说笑笑大大方方。失落的年轻人们也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有的姑娘还心里悄悄佩服小兰的自由选择和敢爱敢恨敢做主。过了几年,由于小兰的能干,小两口齐心协力往前奔,日子终于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后来买了一辆汽车,跑运输拉货物,奔到了别人的前头,村上的人不由地佩服起小兰来,每当小兰和自己的丈夫开着大车拉着孩子回娘家的时候,好多人感叹:小伙子要不是有那个病,是个缺陷,除此之外,还很不错的。也有开通的人说:世上的事情,哪有十全十美的,几十年的光阴,日子过好就好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小村轶事――小兰私奔》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