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风景的老头
从张集上车,一大堆行李,鉴于装显示器的纸箱太大,后储备箱容不下,售票员要我打两元钱货票,我老大不高兴,只能采取拒乘的态度,服务员无奈只能默许我把大纸箱搬进车内。现在是人多,车也多,不愁再象七八十年代那样,一天一两趟,售票员就是金口玉言说一不二,不容许多顾客多舌废话。
这条线上跑的车多为一家旅游公司的专线车,全程六十七公里,物价局核定票价为12元,并堂而皇之地公布举报电话。我不知物价局核定的标准是什么,是不是关系价,反正这个举报电话是虚设的,因为全程价只卖10元,没卖过12元,长线的乘客象是沾了不少光,因为出的价比物价局公布的合理价还要便宜。短线的客票就是另一番情景了,沿途有上有下,中短的乘客就明显吃亏了,但离省会近的地方标价却又会低了许多,象我从张集上车,要途经两个市镇,与省会构成三段的区间由外到内,间隔分别为10、15、17公里,三段的售票分别为3、2、2元,10公里卖票为3元,15、17反而卖为两元,仔细想想原来是市场竟争不充分的原故,因为越近省会,顾客选择的权利越多,竟争越充分,商家总是逐利而行,权衡利弊取其善,把利益做到最大化,那十公里差不多为他独家经营,加点价量你不能翻船。
买票坐车,天经地义,但这种不太合理的票价,使顾客与售票员不断发出冲突,十公里收票3元,使许多乘客心生怨言,多数人信奉来之安之,不为一元钱多费口舌,心上不快,钱也照给,有人坐了半途,听说要收三元,只嚷下车,只得开门放客,因为随上随下距离远近不好偏差,只凭售票员一张嘴,五公里收两元,你也只好忍受,有人气愤不过,上得车来知道上当和售票员辩论,也不急着付钱。这辆车不知是否私家客车,又是司务人员所聘,反正售票员开定的价格是不能改变的,因为她的手里有一份记录,你真要拒乘,她也是成全的,象是大家都文明了许多,不强买强卖。
倒是有一个戴眼镜的老头,让售票员无可奈何,他装聋作哑不买票,也不下车,坐在司机后面的空地上,头只朝窗外看,凭售票员直喊他,他就是不买票,不搭理,女售票员鄙夷得不能再鄙夷了,她大概也领略过老头的厉害,听口气她怕老头骂。她终于没敢强拉硬拽他下去,她把对老头的鄙视尽力传染给乘客,乘客也只是笑笑,好奇地瞅稀奇,有些乘客就有些意味深长地笑,表示对这种行为不理解,也觉不甚光彩,自己能够买得起票的优越全表露在脸上,用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欣赏窝在地板上的老头。
老头不知是穷还是其他原因不买票,我知道他也是窘的,他始终把脸朝向窗外,在车要到终点时,他趁售票员转身的瞬间,猫上了个空位坐下。坐位总比地下舒服,他知道逃票是不能占座位的,所以一直窝在地下,现在坐位空出来,不坐白不坐。
听售票员训,这老头是经常拒买票的,他总是夹在别的乘客中间裹进车箱,让你防不胜防,若让他上了车,他就胜利了。
老头戴顶鸭舌帽,黑框老花镜,蓝色中山装中揣着一包开封的香烟,不象不明理的人,为何他不买车票,他难道真的缺那几块车票钱吗?我不大相信,也许他就是玩世不恭,这车人多他一个原无所谓的,想想那些不满车票收费的乘客,上来了又下去,为一块钱生了气,他却一分不花,安安稳稳一言不发地走到了终点,售票员生气无奈,他竟毫发无损,也许连气短都没有,他开了一个幽默小品会,让乘客一路娱笑,售票员一路生气,讨价还价有什么用,我就是一个不给,你能怎么样,文明社会不作出动武,同一路走过,我真服了这老头!他大概把长途车也当作是对老年人免费的,对政府还没考虑到的事,他已经提前实现了。